没有参加科举。
替常何写了几篇对奏,被陛下看重,步入朝堂,门下省任职,从此平步青云、前途光明。哪个读书人不想这样?
一直不曾开口的一人,揪着自己胡子,轻声问道:“你们说的是怀贞坊的同福食肆?”
最先开口那人点头:“对,就是那家。”
“你也听说过这件事?”
那人摇了摇头:“我倒是没听说过县伯道歉之事,不过我倒是听说过它的另外一件事。”
说着,他顿了一下:“明月楼你们应该知道吧?”
读书人们点点头。
明月楼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今年他们中有两位有人登科取录,烧尾宴都是在明月楼办的。
“这同福食肆前不久和明月楼来了一场厨艺比试。”那人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们觉得哪一方会胜?”
读书人们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按常理而言,胜出的当然是明月楼,只是你既然这么说了,那胜出的就是那家同福食肆了?”一个人轻声开口,脑子转得飞快,捋出一个明确的逻辑出来。
那人点头:“对,最后获胜的就是同福食肆。”
“而且不是险胜,是大获全胜。”
“明月楼的那位大师傅现在都离开了明月楼,跑到同福食肆去做小工,想要同福食肆的那位肆厨收他做徒弟。”
一桌人瞪圆了眼,饶是有了一些铺垫,可这个结果还是让他们没想到。
究竟得输到什么程度......
让明月楼的大师傅都辞工,去同福食肆做小工。
据说,明月楼的那位大师傅曾被邀请去尚食局,做一名从八品的尚食定员,可因为明月楼的掌柜是他三叔,所以他最终没有入仕。
“比明月楼还好的厨艺?”一个人开口问道。
那人点点头:“去吃过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陈兄你没去吃过?”一个人发现盲点。
那人又点了点头:“怀贞坊太远了,我一个人不太想去。”
“而且那边的吃食不便宜,想要好好吃一顿,少说也要两三百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