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论钱家占她多少便宜,她都会加倍的算计回来。
那句话怎么说:“你可能觉得你赚到了,但我永远不会亏,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你们老钱家的钱!”
再说。
如果今天的事情,赵氏不答应。
那钱老头可能会立即和她算算她扣生活费的事情,甚至还会让她净身出户。
赵氏倒不是怕和老钱头离婚。
只是给女儿浅浅和大儿子买了工作后,她手里的确也没多少钱了。
她还想在老钱家多待上几年,帮小儿子也攒出一份买工作的钱。
赵母这么多年能够在钱家立住脚,可不是他们一下就能搬倒的。
除非她自己不想在这家呆了。
管家的事情,里边道道可多呢!
赵母敢打包票。
除了她,这钱家的任何一个人接管家的活,都不可能每个月存下十块钱之多。
这里边除了会算计,也要精打细算。
毕竟过日子不是那么简单的!
比如平常给两家的孩子们做衣服鞋子这些,她就会省下一大笔。
其实每次外人看着都是钱家的孩子,比他们赵家几个孩子穿的好。
但他们不知道里边的弯弯绕。
钱老头不做衣服,他也不知道。
比如冬天套棉袄棉裤这些,还包括棉被。
给钱家的几个孩子穿的都是旧棉花,偶尔会混合一些新的棉花在这里边,但外边的布料一定是全新的,好看的。
而给赵家几个孩子的都是最新的棉花,但外边穿的都是一些旧料子。
赵浅浅因为是女娃子,还经常穿一些新料子。
但赵老大和赵小弟,前几年从未穿过新料子。
那时候兄弟两个对赵母,还多有埋怨。
正是由于两个亲生儿子都对赵母有怨怼,才更加证实了她好继母的名声,人人称赞!
那个时候,钱老头和赵母的感情还不错。
每每这个时候,钱老头都会给赵母包个二十块或者三十块的红包,说一句:“委屈你了。”
这就是赵母的厉害之处了。
明明什么实惠都得了,偏偏还能让钱老头心疼,主动送钱,让外人众口称赞。
就连钱家的几个孩子,也一直“赵妈妈”的叫着。
而省下来的那些新棉花和新布料。
赵母又会和钱家村的人换成钱和粮食。
这可不就又省下一大笔钱!
钱家村有钱,邻居们不缺钱也不缺粮。
但是这个时代买东西,是需要票的!
比如一些布票和棉花票,还有糖票之类的。
他们有钱也买不到。
钱老头在机械厂的福利待遇好,这些东西不缺。
赵母又会算计,往往可以用价值一块钱的棉花票,换来价值两块钱的粮食。
自己算计一点,加上会过日子省下一点。
还有她每天都拿八个工分的勤奋!
所以赵母一年才能存下200块钱。
另外一边。
大概是出于心虚。
又或者是出于讨好。
赵氏这次把钱二田的酒席办的还是不错的。
因为钱老头和钱二田的岳父那边,都是要脸面的人。
酒席一共办了十六桌。
主食就是白面馒头,外加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