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天空宛如一块澄澈的蓝色绸缎,湛蓝而高远,几缕洁白的云丝恰似那被遗忘在天际的轻絮,悠悠然地飘荡着,给这高远的天空增添了几分闲适与空灵。
皇宫庭院中的梧桐树,叶子已在时光的轻抚下渐渐变得金黄,秋风轻轻拂过,那金黄的叶子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在低吟着古老而又饱含深情的歌谣,似是在诉说着这宫廷里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
李世民静静地站在书房窗前,他的身姿挺拔却又透着一丝落寞,眼神中满是凝重与哀伤。
这时,李治迈着轻轻的脚步走进书房,他一眼便瞧见了父皇那不对劲儿的神色,心中满是关切,轻声问道:“父皇,您又在想娘了。”
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思念,缓缓说道:“治儿啊,你娘就要安葬昭陵了,朕正思量着她的谥号之事。”
皇后有谥号这事儿,是从东汉的时候才开始的,可在那之后,一直到隋朝,多数时候皇后们都只有单谥,李世民觉得单谥不能完全体现长孙皇后的生平,因此想用双谥,但群臣阻力较大。
李世民转过身,缓缓走到桌前,慢慢地坐下,同时抬手示意李治也坐到旁边来,然后一脸耐心地说道:“治儿啊,这按照春秋时候传下来的礼法,单谥才算是正统,双谥在古人看来,不合常规。古人觉得,要是一个单谥就能把逝者的品德啥的都体现出来了,那自然就没必要用复谥。只有当这单谥实在没办法把逝者那些美好品德都给说全,这时候才会用上复谥。在你娘之前,也就只有刘感被赐了复谥‘忠壮’,那刘感可是个忠君死节的大忠臣,为了大唐连命都豁出去了,所以才得了这个特殊的复谥。”
李治听着父皇的话,微微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问道:“那父皇,我娘肯定能担得起复谥。”
李世民听到李治的话,眼神瞬间变得柔和起来,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那目光中满是对往昔岁月的眷恋与怀念。他缓缓开口说道:“治儿啊,你娘这一辈子,可真是贤德无双。她的那些美好品德,又岂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德’字就能完完全全涵盖得了的。朕这前思后想,琢磨了好久好久,觉得唯有再加上咱们唐人最为尊崇的‘文’字,那才能把你母亲的盛德全都给展现出来。你是不知道,咱们唐人可都觉得‘文’这个谥号那是最好的,都说‘为美无以尚也’,意思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你娘在朕身边的时候,不仅温婉贤淑,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朕省了不少心,而且,她还常常能在朕处理朝政的时候,给朕提出好多特别有益的见解。就比如说有一回,朕为了要不要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的百姓这事犹豫不决,你娘就跟朕讲了一番以民为本的道理,劝朕要把百姓的生计放在首位,朕听了她的话,果断下令放粮,后来,受灾的地方很快就恢复了生机。这不正是‘文’这个字所蕴含的那种品德和智慧的体现嘛。”
李治听着父皇的讲述,脑海里母亲的形象越发清晰起来,他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敬佩地说道:“父皇,儿臣记得小时候,常常能看到娘在后宫里忙活着。她对那些宫女太监可好了,要是谁生病了或者遇到难处了,娘都会亲自过问,还让人去帮忙照顾。而且,妃嫔们有时候闹点小矛盾,娘也总是耐心地去调解,让大家都能和和睦睦的。她的那份善良和智慧,儿臣可都是亲眼瞧见的。”
李世民轻轻地颔首示意,嘴角微扬,一抹欣慰的浅笑缓缓浮现于面庞之上,他满含深情地慨叹道:“诚然如此啊!你娘亲恰似这深宫内苑中的一束璀璨暖阳,其所至之处,皆能令人心生暖意融融之感,犹如春日煦风拂过,将这偌大宫廷的每一隅角角落落都温柔地笼罩其中、温暖有加。此番,朕专程嘱托虞世南精心撰写了一篇《文德皇后哀册文》,旨在借由这篇华章妙笔,将皇后所具之种种贤良淑德悉数传颂予后世子孙,好使后人亦能深知其乃何等非凡出众的奇女子。”
言犹在耳之际,忽闻殿外有内侍高声通传,原来是一位朝廷重臣前来觐见圣上。李世民闻声迅速收敛心神,稍稍整饬了一番自己的仪态神色,继而沉稳下令道:“宣他入内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