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吕氏突发恶疾

“可除了那些没有根据的猜测,真的找不到指向吕氏的证据。”

“只是……”

朱标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只是有些事,一旦有了怀疑的种子,就会在心底生根发芽,让人无法释怀。”

“吕氏背后是吕本,吕家在朝中也有一定势力,这让我们不得不防。”

李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哥们能理解你的顾虑。”

“在这皇家,很多时候为了大局,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任何潜在威胁。”

朱标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疲惫与怅惘:“走吧,父皇还等着我们呢。”

没一会儿,两人就到了乾清宫。

刚一迈进院子,他们就看到楚兰心和陈锦儿正站在一处,教好几个人做饭。

朱标一边走,一边对李奥说道:“小李,父皇打算在大明各地开连锁饭店,还想先卖一批现代的自行车,靠这些法子赚些银子。”

“你也知道,我大明的财政状况一直都不太好,如今想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没钱可万万不行。”

李奥听了,眼珠一转:“咋不卖那些花里胡哨,却没啥实际用处的玻璃饰品,去赚那些官员和商人的钱?”

“反正他们现在还不知道玻璃其实不值钱,肯定愿意花大价钱买。”

朱标无奈地叹口气,说道:“这可不行,玻璃工厂必定是以皇家的名义开办,我们之前商讨过此事,一致认为这么做会有损皇家的信誉。”

他神色认真,解释道,“毕竟,要不了几年,玻璃肯定会在大明普及开来。”

“父皇的想法是让大明百姓在冬天都能用上玻璃,挡住凛冽的寒风,而不是用它来谋取暴利。”

李奥忍不住小声嘟囔着:“老朱倒是心善。”

又问道:“那你爸为啥不提高商税呢?这个办法你们不会想不到吧?”

说着,两人便走进了大殿内。

朱标走到会议桌旁坐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如今这情形,要是一下子大幅上涨商税,且不说有多少商人会不配合,万一他们一气之下全都停业,对民间经济的冲击可不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皇打算效仿你们近代的国营供应社模式,可这必须得有一定数量的商人配合才方便开展起来。”

“现在诚意伯刘伯温还在和那些商人们商讨此事呢,一时半会儿很难有个定论。”

李奥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啥时候洪武大帝变得这么多顾忌了?”

“那些不听话的,不都是直接……切吧切吧剁了么?”

朱元璋听到了李奥这番大不敬的话,丢过去一包烟:“今日不同往日,我们在现代学习了那么多知识后,深知一味地杀伐并不能带来长治久安。”

“尤其,如今大明刚刚安定下来,百废待兴,急需一个稳定的商业环境来推动经济发展。”

“若是随意处置那些商人,不仅会让他们心生寒意,还会使得整个商业体系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

“一旦商业瘫痪,百姓的生计也必然会受到牵连,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