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法典1

君子维有解 贞宁 1146 字 7天前

董小英还想再劝,韩制心带着人突然闯了进来:“你要的辽国的法典都在这了。“

韩制心说完,闪身露出他身后跟着的,端着盛放辽国全部法典的侍卫来。

箱子不大,大约二尺长,一尺宽,半尺高,与其说是箱子,倒不如说是一个略大一点的匣子。

“看来辽国的法典并不多。”裴解心里暗暗想着,嘴上却是堆出笑容来应承着:“呦,这么多,真是辛苦我们韩小公子啦。咦,怎么还有这么多竹简?”

在裴解看来,韩制心带来的最多是法典的抄本,既是抄本,自然应该是绢帛或者是宣纸材质的。

“这可是法典,你开什么玩笑?”韩制心把自己的音量拔得高高地,以凸显这些东西到手之不易。

“你不会把原件带来了吧?”裴解的声音比他更高。

“不然呢?”韩制心被裴解吼的一愣。

“这法典都没有抄本的吗?你直接拿抄本过来就好了啊。”

“抄本?你开什么玩笑,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有抄本?必须是独此一份的。”

“既没有抄本,那这一条条辛苦编纂出来的法令是如何推广的啊?”裴解有些哭笑不得。

韩制心闻言,得意地一笑,找了把椅子做下,咂了口丁衣刚刚送进来的热热地杏仁露,才矜贵地开口说:

“说到这个,我们可谓奇计百出,一定会惊呆你:

首先,我们有专门的传法人。所谓传法人就是一些在记忆和背诵方面特别突出的人,由他们将每条法令都背诵了,再由他们去口口相传。

其次,我们有宫廷乐师,将法令变成朗朗上口的歌谣,由垂髫总角们去传唱。

再次,我们还找了最优秀的说书人,把法令细细地将给他们之后,由他们编写家长里短的民间故事,并带到戏馆茶楼去传播。”

听到这话,裴解想起了她有限的记忆中,唯一的一次听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