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朝前夕,他们能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对道门道统完成逆袭,其智慧,又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性的错误而不给自家子侄留下制衡过渡人员的手段呢?
一个大雷音佛卫团的团长就能让很多人忌惮,一个大雷音钱庄的掌柜就能让很多人妥协!
当然,这两个位置,日光社派系的人是一个没捞到。但这也不妨碍大家目前的利益一致不是?
之所以前几年没有强行通过这么个政令,其一是在位的这一代人还能坚持个十年八年不等,加之各家的侄子大多数连年轻都还算不上,很多人甚至是都还在学校里没能完成学业。其二是要照顾一下曾经的香火情份,既然能彼此妥协,又何必要撕破脸来让国际社会去看了笑话呢?
难得糊涂就好了嘛!
所以,就算是家族有一些年龄相对较大,已经可以走到工作岗位的人员,大家也都是默契地选择了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去暗自培养。
只要做得不是太过显眼,不是太过刺激教民群众的神经,大家也就大哥不说二哥,彼此糊涂就好。
要不然,真以为现在那些在各部门角落里躺着等升迁的年轻大德级们,其位置都是靠按资排辈排上去的呀?或者说,他们都是真正的精英级人才,被破格提拔上去的吗?
就算是真正的精英,血脉不好,谁会看的见你?更何况,就算是看见了,谁又会为你担风险的去为你申请一个破格?
自然是自家儿子自家疼了!
别以为他们看起来和谁的姓氏都不沾边,狡兔还三窟呢!借个鸡窝下个蛋会不会?
真正有智慧的家族都会刻意淡化自己的姓氏,毕竟不是封建王朝,一人公侯就一家公侯也不会惹人嫉恨的年代,教民群众的情绪还是要照顾一下的嘛。
给三五七老婆生的孩子一个别的姓氏,一个平民的出身,提拔起来也能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得心应手一些不是?
就算吃瓜群众看见其年轻有为、其年少多金、其欺男霸女、其飞扬跋扈也不会生出对佛义制度的质疑,毕竟,人家确实是上查三代,连远房亲戚算上也没有一个当官的呀!
年轻有为而身居高位,就只能是因为能力出众!欺男霸女而长期逍遥就只能说明人家运气好,或者是会做人,和巡捕卫的一些帮闲们关系不错。
当然,私底下做的事情毕竟是不能太过明显,经过这么几年的妥协,各大家族的侄子也差不多都到了出身社会的时候了,而更早那些进去官场的侄子们也到了需要更进一步的时候了。
一边是老一辈距离退出舞台的时间越来越近,一边是侄子们进场或升迁迫在眉睫,所以,在这次佛代会上提出‘官员年轻化’正是时候,可谓是各家所向、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