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摆摆手,“起来说话吧。”
赵信起身之后,一脸幽怨地看着萧逸安,这么大的主儿来了,都不提前说一声,这不是摆赵信一道吗?
老皇帝似乎有些急不可耐,“我听萧县令说,你只查了五年的账,就发现亏空了两百万两银子?”
赵信微微躬身如实说道,“各种东西加起来,应是近两百万!”
“两百万啊~两百万!”老皇帝有一种一口气上不来的感觉,“朕省吃俭用,就是存点钱,拿去解决民生,拿去赈灾,没想到这些老鼠竟然到我碗里来抢食!!”
赵信直接听傻了,萧逸安不是说是一个王爷的府库吗?怎么和皇帝挂上钩了?
老皇帝见赵信一脸茫然的样子,对萧逸安的做法很满意,这可是自己的丑闻,萧逸安一直保守秘密,是个能做事的人。“萧县令,你给赵信说一说。”
经过萧逸安的解释,赵信才知道,那个所谓的王爷就是老皇帝,那个府库,也就是皇帝的内库。
朝廷的银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库由户部管理,用于朝廷上上下下的用度。
另一部分的内库,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若是一个贤明的皇帝,他的私人小金库一般都要支应国库,若是昏君者反之。
老皇帝虽然年老眼花,但有一个爱民之心,所以经常把自己内库里的银两拿去支应户部所需,大都是户部出一部分,他私人在出一部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居然有人打起了老皇帝小金库的主意,并且看样子已经很多年了,这下皇帝还能忍?
“赵信,朕让你去查这件案子,怎么样?”皇帝的问句,可不是真正的问句,赵信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
“皇上,身为大乾子民,本应该答应皇上的一切命令,可是学生就只是一介秀才,尚无功名在身,不适合做这件事呀~”
赵信摆事实讲道理,涉及到皇帝的私人小金库,可想而知是哪些人才有这样的能量去做这件事,赵信这小胳膊小腿的,人家拔一根腿毛都能把赵信砸死。
何必拿鸡蛋去碰石头呢?
于是赵信只能硬着头皮拒绝皇帝的命令,与其去干杀头的买卖,还不如违令呢!!
萧逸安已经傻眼了,连皇帝的命令都能公然抗旨了吗?五郎,你好勇啊~
就连皇帝都没有想到,居然还有人会违抗自己的意思,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赵信一脸诚恳地看着老皇帝,只希望他忘记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皇帝忍了很久,这个赵信确实是个人才,听萧逸安说,他年仅八岁的时候就帮着萧逸安处理了一个县丞的案子,又能在短短时间内,就把亏空数额算出来确实有本事,老皇帝也不想放过他。
“赵信啊,你想的有点多了,你们去查案,可不是打着朕的旗子去查,而是隐在暗中探查,若是光明正大地查,我还需要你们吗?”
老皇帝的话把赵信搞蒙蔽了,啥情况?正大光明不行,还地暗戳戳地来?
赵信看着老皇帝,但是没有答案,又把目光看向萧逸安,后者有些尴尬,“这不是好长时间了吗,但就是没有查到那些银子是怎么消失的。”
内库的银子越来越少,老皇帝首先发现不对劲,然后又专门确定了几遍,终于发现内库的东西,账实不符。
老皇帝没有直接动手拿人,因为没有直接动手拿人,都没有搞清楚前因后果就拿人,就算是拿住又怎么样?
全杀了?
杀了之后要是接着亏空呢?
所以最好的好办法就是找出那些人,然后灭了他,再堵住漏洞。
但若是把这事交给刑部,交给大理寺,可就有些闹笑话了,不管能不能查出真凶,丢脸的都是老皇帝,一家不治,何谈治国?
老皇帝最后说道,“所以,你们不需要什么身份,就你们自己的身份就够用了,一个月时间没问题吧?”
“一...一个月?”赵信有些委屈了,萧逸安几个月都搞不定,老皇帝想要自己一个月搞完?这可能吗?
“朕是相信你的,你能在几天内算清五年的账目,还不能在一个月之内破案了?”
老皇帝感觉对赵信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感,就感觉赵信和自己说完即便是有些紧张,可也不至于话都不会说。
有那么一种......,一种......一种赵信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完全没有对自己有多大敬畏,感觉就是把自己当做朋友处。
给老皇帝这样感觉的人,已经很久没有了,有朋友的时候,还是在当王爷的时候,才会有这种交情。
老皇帝走了,只留下一个月的期限,还有隐藏在暗处,和摆在明面的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