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谈话(下)

赤色脊梁 简凯彤 2232 字 16天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简阳的声音在整个会议室里回荡着,李书记神情严肃,目光犀利地在全场扫视着,那些乡镇干部一碰到他的目光,都不自觉地闪躲起来。

郝建国也坐直了身子,他的目光略显复杂,脸色同样很严肃,目光冷冷地打量着台下的干部们。

简阳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第二个把两个问题混淆的地方,就是县里削减的开支和费用,并不是维持你们工作所必需的那部分,而是经过科学管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管理与监督,并且做出具体指导,从而减少浪费、节约办公成本呀。

我举个例子来说吧,就说现在你们乡镇每个月的电话是怎么使用的呀?有进行过管理吗?我想应该都没有吧。那用公家的电话办私事,应不应该呢?肯定不应该呀,咱们打小儿上学就知道公私要分明这个道理了,颗粒归仓,公私分明,这个要求合不合理呢?大家自己说说看。”

台下没人吭声。

简阳便接着说:“可能有些人又会说,这怎么管理呀?不好管啊!或者说,打个电话能花多少钱呀,有啥大不了的。

那我告诉你们,你们知道你们一个乡政府,一个月的电话费是多少吗?我在北京那家跨国公司的中国总部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电话费都还没有你们一个乡的乡政府的电话费多呢!至于好不好管,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是放在五六十年代,你们觉得好不好管呀?

所以呀,不是不好管,而是咱们有没有去管,有没有认认真真地去管,有没有以一个党员、一个国家公务员应有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去管呀!

话说回来,县委初步打算根据每个干部的职务和岗位特点,核定每个月的电话费补贴标准,要是超出补贴范围了,那就得自己掏钱买单。对于一些公用的或者特殊的电话,要指定责任人,每个月的话费清单必须打出来,得由主管领导签字,才能报销,审计机关负责对这个进行监督,要是有没按规定使用电话而产生的费用,领导签了字的,领导负责,领导没签字的,相关责任人负责。我相信,在公平公开的制度面前,咱们肯定能把电话费管好,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这既是对全县百姓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呀。那你们觉得我削减开支会影响工作吗?

用这样的办法,我同样可以削减招待费、办公用品费、电费、水费这些,这会影响工作吗?

我再举个例子,咱们县有个乡镇,在饭店光吃饭就挂账好几万呢!这钱是从哪儿来的呀?花的又是谁的钱呢?和他们形成对比的是东崖镇党委、镇政府,人家没等县委下发什么文件,也没等县委提什么要求,就已经把一楼会议室的空调,甚至灯管都拆了,就留了几个节能灯。问他们为啥这么做呀,他们说为了省钱,没空调了,大家开会就干脆利落,也不用管饭了;没那么多灯管,电费也就少了,正好能把钱省下来。所以人家全镇能建立起养殖基地,能着手对全镇的土地进行改造,还能大规模地组织农村多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还能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呢。难道他们就不是乡镇了?难道他们以前在外企当过老总,很有钱吗?他们就没有你们说的这些困难吗?

同志们呀,人民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清楚得很呢!”

简阳说完,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然后问道:“不知道我这样回答,大家满不满意呀?”

李书记突然幽幽地来了一句:“在场的,有几个没在镇里盖房子的呀?都穷成这样了,还盖房子,欠了多少钱呀?”

听到李书记这话,好几个人不自觉地缩了缩脑袋,李书记可不像简阳,他对很多人的情况那是了如指掌啊。

孙震国悄悄在台下踢了踢旁边一个乡党委书记的脚跟,那个党委书记挠了挠头,说道:“简书记,我们在基层干活儿辛不辛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