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在天问学宫展开辩论,寻求治国良策。广邀天下俊杰前来学宫,畅所欲言。”皇帝决定先来一场大辩论,一扫楚国学界的阴霾。
有自行车的成功打底,皇帝也是有底气的。
果然大辩论还是要开始,毕竟光是发牢骚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得先通过辩论下个结论,统一思想,然后才能继续剩下的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是没有结论,大家依旧坚持自己的见解,那以后做事肯定得有分歧,得讨论一个最高标准出来,为楚国复兴打好基础。
异世界版本的《盐铁论》是无可避免了,官方代表就是田京,而地方代表都是清流选出来的学者。
“果然开始了。”张玮觉得早应该开始了,拖到现在已经很慢了。他很期待大家能讨论出未来,当然他并不占任何一边。
林茹之却知道光是讨论还是没用,《盐铁论》最后也没讨论出结果,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边都没错。
“一件事情必然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双方一个揪住好处说,一个揪住坏处说,那肯定是无法达成统一的。”林茹之知道如果他们都不看事实,只看自己支持的那一部分,那肯定没完没了。
“小姐说的对,好与坏是一体两面,确实是无法分割,有时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重要的还是标准,到底用什么标准做取舍。说到底清流和田京的主要矛盾是清流代表地方,而田京代表朝堂。如果双方不能合作,那楚国复兴不过一纸空谈。”张玮说道。
“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的实践能更能造福天下百姓,推动生产力,那就听谁的。”林茹之表示标准很简单,只怕他们不愿意接受。
这点林茹之不止提过一次,所以张玮已经习惯了,她可是提出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言论。
一切为了造福百姓为标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张玮不认为皇帝和群臣会愿意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