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六年四月十三日上午,宣德皇帝连下三道旨意,授紫宸殿大学士傅锦为太子太傅之职;册封大皇子杜明石为南陵郡王、二皇子杜明义为义安郡王;派出永宁公主前往相州为相王贺寿。
人们对第一、第二道圣旨并不意外,意外的是永宁公主前往相州为相王贺寿。
臣民议论纷纷,一致认为永宁公主代太子行事,因为相王身份特殊。
当年,太祖不堪前朝的暴虐统治,喊出成王败寇的口号发动起义,历经十余年的艰苦斗争开创大成王朝。
在此过程中,太祖的长子杜威负责内政,次子杜猛作为先锋征战沙场。
杜威做事有条不紊,义军后方稳如泰山,而杜猛悍猛绝伦,率军打下了大半个王朝土地,大成王朝能够统一天下杜猛功不可没。
天下底定,太祖立长子杜威为太子,剥夺杜猛的兵权封其为相王,其意含有辅佐兄长之意,却在临终前一年将相州作为他的封地,将他赶去相州作一太平王爷。
太祖是怎么想的世人不知,只知杜威继位之后对这个弟弟极好,给这个弟弟摘星星拿月亮。
所以相王在大成王朝的政治地位极高。
事实证明兄弟俩的感情确实深厚无比,杜威去世后杜猛伤心不已,于宣德二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其子杜文武继承相王爵位。
而宣德皇帝也继承了先皇的作风,对这个堂弟掏心掏肺。
四月二十八日是杜文武的四十岁寿诞,皇帝派永宁公主代太子前往相州为堂叔贺寿合情合理。
上京臣民在圣旨下达不到半个时辰就达成了一致意见,看着永宁公主的鸾驾驶出皇城,随行的队伍中有两名护卫、二十名内侍、二十名宫女、一营五百名御直卫。
陈彻是右护卫,他的位置在鸾驾右侧,骑在枣红马上随车而行,不在意鸾驾内这双观察的杏眼。
他知道这双杏眼正在认真观察他的枣红马,可这事跟他有何关系?
他很善良,一定要给兰台殿的唐仪司殿细心观察小红枣的机会。
小红枣是枣红马的名字,他没给它起名马红枣确实费了一番脑筋。
而唐仪观察一会转头对永宁公主说道:“殿下、这是一匹四岁骏马,不可能跑出千里马的速度。”
她见多识广,肯定自己的观察结果。
永宁公主相信她的判断,也没看出一丝千里马的痕迹。
可御药院的报告是怎么回事?他们绝对不敢撒谎。
“尚需观察...”唐仪这么说,永宁公主轻轻点头。
两人说话的功夫,大队人马出了丽景门向南驶去,于当晚八时抵达昌平府辖区的怀县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