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卓皱起了眉头,感觉有些异样。
将这封奏章与前一封叠在一处,推向一旁。
他在奏章中继续搜寻,果不其然,一共发现了十八本,都说着一模一样的话。
这些奏章具有地方的,也有朝堂的,地方的大部分来自郢州,而朝堂的这些,大多出自廷尉府与吏部。
司马卓终于琢磨过味儿来。
袁祎之还真想要篡夺天子之位啊?
司马卓将那十几本周章看了一遍又一遍,脑袋嗡嗡作响。
又被林玄严中了,袁祎之不只要兵权,还要当天子。
他要篡夺我大晋江山。
司马卓立马吩咐传旨太监通知尚书令,召集群臣来养心殿,并嘱咐他,不要叫吏部尚书朱奔和廷尉府的人。
尚书令带着朝臣匆匆赶来。
司马卓将那一摞奏章通通扔给他们,“你们自己看。”
众人一眼便知什么情况,吩咐愣住了
常中书高声叫道:“袁祎之想要谋反,我大晋江山社稷已经多半毁于他手,他大权独揽拥兵自重还不知足,竟想谋逆篡位,大逆不道。”
他黑着脸,抬头看着天子,朗声叫道:“请陛下通令全国,发兵围攻江夏,缉拿袁氏父子,诛灭袁氏九族,铲除祸根,以正视听。”
身后响起稀稀拉拉的声音,“请陛下早作决断,下令诛灭袁氏。”
常中书回首看向众人。
只见附和者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沉默寡言,低头不语。
他身旁的尚书令眉头紧锁,眼中寒光四射,看着天子不说话。
司马卓站起身,走到了常中书的面前,轻声说道:“中书大人,你也知道,大晋兵士几乎全在袁祎之与常止的手里,可常将军被魏军压着,无法脱身,你让我去哪里调兵?”
说完他又扫视众人,高声说道:“大晋上下,我能调动的兵力就这京城这两万御林军,你们,说咱们怎么办?”
众人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吱声。
他们甚至连呼吸都尽量压低,担心闹出响动,引来别人的注意。
常中书说道:“陛下,林玄离京的时候,提醒陛下封堵江面,防止袁祎之顺江而下,不知此事可有落实?”
司马卓摇摇头,“长江乃是我大晋朝的重要的粮道,若将它封堵,我建康岂不是变成了一座死城。”
“可这是延缓袁祎之东下健康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