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帆一阵无语,女孩子就是讲究,吃个水果还这么麻烦。也不理她,自己喝茶,顺道躺在躺椅上,舒服的看电视。电视是很久播出过的老剧,不过对于朱一帆来说是新剧,自从读初中以来,要上晚自习,很久没见过电视剧了,况且这一世不是近视眼,不用配眼镜,就是舒服。
两人兄妹一起看电视,看到快中午十二点,便起身干活啦,煮饭,摘菜,喂猪。中午很久以前是煮不起饭的,因为买不起菜,只喝白粥。也是近几年,生活条件好一点,才煮饭,鸡蛋,豆腐,或者肥猪肉,青菜是自家种的。
朱一帆下好米煲饭,然后挑猪食到猪陆。妹妹就到旁边菜园子摘点青菜回来。
喂猪回来,朱一帆打开厨柜门,看到有四块豆腐,看来早上已经买好了。
想了想,决定整一个麻辣豆腐,露一手真正的技术。便也跑到菜园子找找有没有指天椒与紫苏。
还好还剩下一点,摘回去,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刚坐下休息没多久,父母就收工回来。朱一帆立马让出风扇口位置,让他们坐下,休息乘凉。
感觉一下饭还有多久熟,朱一帆抓紧点烧火煮菜,保证节奏完美。菜都是很快熟,十来分钟就搞掂。
叫妹妹擦桌子,拿碗,自己端菜。吃饭期间,朱妈问什么时候坐车回学校之类的家常,还有被妹妹疯狂吐槽,明知道她不能吃辣的,还煮这么辣。
吃完饭完,父母就在大厅沙发,躺椅上睡午觉了。朱一帆两兄妹也回自己房间休息。
快两点时,父母已经醒过来,准备下午工作。朱妈走进朱一帆的房间,叫醒朱一帆。从裤兜里掏出200元,给到朱一帆手上,说是下个月的伙食费,如果下个月不够再问。
在这时代,高中200元生活费绝对够用,省一点还能有几十块零用钱,可以买点饮料或者上下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一帆手感受到老妈手上的老茧,从手中的钞票感受到温度,似乎轻飘飘的两张纸钞有了重量,一时无语。
“知道啦,你工作也不要这么辛苦。”朱一帆声音有点低沉的回答。
朱妈最后还勉励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说完便快步跟上朱爸。
朱一帆也跟着走出门口,看着他俩的背景,一时眼睛有点湿湿的。
心情略微沉重的朱一帆,在心里打气,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明天会更好。
于是去找早上的三人组逛逛这个村庄。
三人便逛逛以前经常玩的地方,发现已经有新一代的孩子占领了,再找一些很久没见的老朋友聚聚,有人在,有人不在,这便是生活。
将村中过去的回忆重走一遍,也快到下午四点,也得从这村庄起航,去奋斗的地方。
妹妹下午没空闲了,要去比较远的菜地锄地,浇水。
朱一帆关上大门,临走时回头看一眼这个家,跟陈红毅坐公交时,回头看一眼这村庄,这就是我们第一个最想离开的地方,也是后来最想回来的地方,家与故乡。
公交到学校门口附近停下,朱一帆让陈红毅先回去,自己走到附近的报刊亭或者书店找最新一期的《读者文摘》。几块钱一本有点肉疼,但还是买了近二期的期刊,方便研究投稿类型。
回到学校还得去饭堂吃饭,冲凉,上晚自习,节奏快到头皮发麻的日子又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