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占比较多,几大名家的作品都在,古典名着小说相对要少,朱一帆这世界名着小说看了看,白话文版,文言文注释版,直译版都有。
朱一帆再留意小说出版信息,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很多出版社对古典小说蛮看好的,无疑是个好消息。
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朱一帆便走到文具区看起来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作怎么能少得了纸与笔。
写文章,用稿纸方便,400格,800格不等,一页字数限定,字写在方框里,自动对齐,稿件整洁,写作效率都能提高。但现实很骨感,价格很感人,要完成几十万字的小说,没花个几百块钱不行。朱一帆表示无能为力,pass掉。最后找到比较便宜的类似于A4纸的白纸,大多数作草稿纸用,幸亏之前兑换过文征明的小楷,不然也没有信心在白纸上写出工整好看的文章。
弄了一叠白纸,最后还挑了五支中性笔,三十多块钱就没了,朱一帆心突然隐隐痛,接下来一个月要吃土。
口袋没钱,朱一帆只得回学校啃基本菜啦,吃完斋饭后,将稿纸与中性笔放一些在宿舍,然后再将剩余的放在教室。
当朱一帆冒着烈日赶到教室时,教室已经有十来个人在自习了。小心翼翼的坐回座位上,嫌弃头顶的吊扇不凉快,朱一帆拿起一叠试卷扇起来。
偷偷留意什么学生这么拼,学生这圈子太卷了,有班级前十的学生,有成绩靠后的学生。真的是少努力一会儿,自己都不清晰知道处于什么位置啦,比你成绩好的,比你更努力,摔得你车尾气都闻不到。比你成绩差的,比你更努力,一不留神可能就爬你头。人生是一场竞跑,当你减速或者停滞不前时,你就会落后。
不进则退,时刻都能感受到压力。
周身凉快之后,朱一帆也不关注他们了,做正经事要紧。拿出白纸,将之前兑换过的劝学,整篇写在纸上,拿出全副心神书写,力求达到最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文中的一些前世典故,幸亏朱一帆是系统出品,已经理解得相当透彻,再通过这段时日对这个世界历史典故的了解,艰难的转换过来,力求百分百还原原文精髓。
关于诗词用那一首好呢?
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的一首诗。
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前人们用潇洒形容李白,后人们用李白形容潇洒。
是否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抬头觉得月亮浪漫,是因为李白。
开局就要王炸,一开始就要打出气势来。相信很多人接触李白的第一首诗就是静夜思了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文字之美好,令人回味无穷。
到最后联系方式处停顿下来,朱一帆知道每个作家都会有一个笔名,像鲁迅、冰心、曹禺等,各有典故,为人津津乐道,比原名更被世人知晓。既然以李白的诗为开始,不妨再从李白的诗中提取笔名。脑海想起记忆犹新的一句诗: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短暂的一生如同梦境,得到的快乐又有多少时光呢?时常在想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会失去,不妨大胆一些,认真去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品尝艰苦却无悔的喜悦。取浮生作为笔名,真够文艺,肯定能迷死一堆文艺女青年。最终将地址,真实姓名、笔名、tt号填上,电话联系方式,自己没有,只得填上陈红毅的小灵通号码。
将稿件收好,压下心头的激动情绪。平复一会心情后,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强制自己加倍努力学习。
专心致志学习到三点多,朱一帆离开教室,到图书馆看看有没有开门,借几本小说,积累素材,为兑换下一部小说作品作准备。
幸亏学校人性化,周日图书馆也开了,方便学生借书还书。朱一帆一口气将名额借完。便带着这几本小说回宿舍放好。
朱一帆再带着稿件到大街上的邮政局,按照他们的流程填好邮寄地址,封好信件。又是十几元花出去了,朱一帆心痛得无法呼吸。
该做的都做了,只能听天由命,交给命运的安排。朱一帆还得回去搬砖,觉得今天的砖格外的烫手。
朱一帆回到宿舍后,立马抱着小说啃起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