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帆将成绩置于脑后,已经是过去式了,抓紧时间复习吧,时间不多了。
同学们看着回到座位学习的俩人,均感觉到瑟瑟发抖,成绩比你好,还比你努力,好绝望啊。
接下来几天老师们将试卷发回来,讲解试卷,传授答题经验,将易错的知识点标出再弄碎了说。
朱一帆听得很认真,温故而知新,作为过来人,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就不用再听,记忆是会模糊的,不经常复习,迟早出错。况且有些题易错就是考验你的思维惯性,多听多做可以直接了解出题老师的思路,对复习有很大益处。
不知是不是错觉,张风波开始起早贪黑了,早上起床看不到人,晚上差不多熄灯才回来。
不知不觉又到周日了,难得休息。无事睡个大懒觉是人生一大乐事,年轻人是真能熬夜与真能睡,早上九点多朱一帆还在睡梦中,宿舍不算太安静的环境也吵醒不了他。不过床上一阵电话铃声响起,还是吵醒了朱一帆,迷迷糊糊中摸索一阵才找到手机,看到是陈建军打来的,瞬间醒神,接通电话后,看着宿舍里有二个人在安静的复习,起床向阳台走去接听。
社会上几个主要的朋友之前朱一帆打电话通知到最新的联系方式,但今天才是他手机接到的第一个电话,父母们没事不会打电话给他,话费贵,舍不得打,都是自己打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总,早上好啊!”
“还早,都快十点啦,年轻真好,还有不是说让你叫哥的吗,总总总的显得见外了。”陈建军听到他的哈欠与声音,知道他被自己叫醒的。
“哈哈,这不是不习惯嘛,下次一定。”在南方这边,很少有叫别人哥这种习惯,一时之间朱一帆难以开口。
在出版社有一个编辑负责朱一帆书籍出版问题的,不过因高中生身份,没时间举办签售与签名书等,一些常规的推广方式无法满足,所以他们比较少联系。反倒是陈建军作为一个出版社老大与朱一帆多次通电话,聊聊出版的情况,双方比较熟悉。
“要不要等你刷牙洗脸后再聊啊,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不用,接着聊,人已经醒神了,有什么事。”
陈建军于是说起正事。
“你的小说这个星期销量突然反弹,一个星期卖出上万本,我们查找原因,原来是网络上有很多鬼狐传的推广,就是想问是不是你自发的去推广的?”
朱一帆想起自己与石陆二人网上刷评论的情景,居然真有效。
“是啊,一些常规线下的市场推广活动我参加不了,我就试试线上推广,反正我星期天有空,尝试一下没坏。”
陈建军哈哈笑一下。
“尝试得好呀,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转得快,之前我们出版社没有考虑过线上推广,忽略了这块,下个星期我们会为你的鬼狐传投入资源到线上,考察线上推广效果如何?”
朱一帆大喜,还有推广投入,自己的书销量肯定暴涨。
“那太好了,线上推广绝对大有可为的。”
陈建军详细的说了一下鬼狐传最近半个月来的销售情况,原来在发书的第一个月,出版社会投入资源在书店、商场等场所做线下推广的,算是对鬼狐传的看重了。一个月过后,随着之前浮生的热度下降,线下推广下线,销量立马下降,一个星期几千本销量,符合我们市场评估,但这个鬼狐传逆势上涨,卖出上万本,引起我们的关注,才有出版社对线上推广的探讨。
朱一帆知道以后线上销售是大趋势,出版社如果能早点投入到互联网,必然不至于过早衰落,自己与出版社实现双赢,毕竟以后自己还是会出书的。于是跟陈建军聊起一些互联网的见闻,其中夹带对互联网未来的预测。
陈建军也不因朱一帆年轻而看轻,他一直认为非凡之人必定有非凡的见解,或准确,或超前或疯狂,总之不会是平庸。
两人相谈甚欢,一个对书籍网络线上发展一知半解,一个对网络基本不了解,倒是聊出个隆中对的样子,就差一桶浆糊了。可惜朱一帆肚子那点墨水写不了几个字,为保持自己高人形象,有意将肚子饿结束话题。
挂了电话后,抹了一把额头,差点暴露自己不学无术的真相。
连忙刷牙洗脸,走回宿舍里,发现陈红毅与张金健俩人都不见踪影了,不用猜也知道又去网吧了。朱一帆打算放自己一天假,去网吧看看线上推广现在怎么样,能带动得了线下销量,有点好奇,记得自己与石陆二人才刷了点评论而已。
朱一帆中途吃了两个大肉包子才到网吧,一路寻找,终于在角落里找到陈红毅与张金健。
吓一下他们,快速拍他们右边肩膀,朱一帆就立马往左边躲藏。他俩惯性往右边看,没人,又往后面看,没人,就知道有人恶作剧了,齐齐看向左边,发现朱一帆站在那里装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