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吉他情结

朱一帆见刘伟答应,连忙道谢。

刘伟得知朱一帆是一个小白,完全没有基础的,连吉他也没有。便说自己以前的学习的资料,可以借给你看。吉他练习时,自己的吉他可以提供给你练习,但告诉朱一帆最好要有一把自己的吉他。

朱一帆连忙问买什么样的吉他好。

刘伟说自己是比较熟民谣吉他,你可以先学民谣吉他,至于是否延伸学习,可以先学了基本的内容,有好的基础,学什么都快,价格看自身情况,不用太贵,但也不要太便宜,500上下就可以了。

朱一帆表示知道了。具体第一节课什么时候上还没确定,到时再沟通。

两人便挂电话了。

正好在县城逛街,便问李应欢那里可以习吉他。正好李应欢知道,曾经去过,正在不远。便带路到琴行,店内有钢琴、吉他、古筝、二胡等乐器,品种齐全,看起来实力很强啊,质量应该没问题。朱一帆赶到吉他区,看着一排排吉他,价格从1-200,200-500,500-1000,层次分明,更贵的数量稀少,二三千直接跳到上万块。

朱一帆看不懂品牌,音质之类的听不出来,信奉一分钱一分货,就挑了个二千多的吉他,主要贪它好看,符合自己审美。问店家有没有练习手册之类的小物品送。店家老板看到客人买的是比较贵的吉他,表示有操作指南,送琴弦、琴架、弹片等。最后朱一帆店里买了个琴盒。

时间也不早了,朱一帆与李应欢道别,下次练车约起,带着吉他坐公交车回家。

回到家时,朱依萍已经放学了,看到老哥带着盒子回来,好奇的问:“这是什么东西。”

朱一帆回答:“吉他,准备学学。”

依萍问能不能拿来看看。

朱一帆就递给她,只是叫她小心点。

依萍小心拿起来,以前没碰过,摆放姿势不正确,小心的用手指弹了几下,又扫了扫,声音不成调,就感觉没意思,还给朱一帆。

朱一帆装好吉他,才想起妹妹中考快到了,不知道成绩怎样?

“依萍什么时候中考啊?复习得怎样了。”

“今个月26考试,考上枫叶中学没问题啦。”

朱一帆臭屁的道:“今年你上到枫叶中学就知道我的丰功伟绩了。”

依萍不知道老哥具体成绩,排名更不了解,但不妨碍她对着朱一帆扮了个鬼脸,臭美。之后依萍就不理他了,开始做家务。

朱一帆将吉他收好,也帮忙做家务,煮十几个人的饭菜是大工程啊,痛定思痛,只做整理食材工作,不亲自煮了,留给老爸吧,一切都是为了大家的胃口。

第二天亲自到刘伟老师家附近找了间偏僻的出租屋,就租了一个月,相信一个月能学完基础知识,剩下就要靠自己多练习,于是找个偏僻的地方平时练习吉他不怕吵到别人。

第三天终于等到一直在等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合同,真怀念有电脑,有打印机的时候,办公真方便,不用像现在合同签名盖章就要一个多星期。

合同搞掂,暂时没有什么事忙了,到晚上时朱一帆就与父母说明自己要在县城要学开车与报了个音乐兴趣班,每天往返县城会很不方便,便在上面租了间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父母知道儿大不由娘,朱一帆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况且是学好的,没理由阻碍他,只是叮嘱朱一帆自己一个人在县城要小心,注意安全,这是无论朱一帆有没有本事都一样担心。

朱一帆顺着他们,表示自己知道了,会小心的。

第二天早上,朱一帆简单收拾几套衣服带上吉他就走了,洗漱用品在上面重新买。

下午约好李应欢到新市镇练车,第一次练车,也没能开上,只是跟教练认识车辆。

晚上与约好的刘伟老师学习吉他。第一次到刘伟老师家,才发现他也是租房的,不过他是长住的,房子与家庭住房差不多,二室一厅,一个用于睡觉的房间,一个是自己玩乐器的房间。由于朱一帆是小白,0基础,刘伟首先教导他最基本的乐理知识,不然连曲谱都不会看。然后详细讲解吉他的组成部分,正确的持琴姿势等。

想不到才一个星期不到,又要回到高三时的背记练的生活中。

朱一帆白天练车,有时间看看乐理基础知识,练下持琴姿势,简单的练习指法,晚上上刘伟老师的课,将白天遇到的问题提问与改正。下课后就回自己宿舍继续看考驾照的笔试资料与刘伟老师的学习资料。

幸亏经历过高三地狱模式学习的磨练,这种强度还在接受范围内,不然真顶不住。

成功真不是随随便便成功,需要付出与煎熬,才能在人前显圣。

如此重复十天左右,朱一帆以高三修练来的毅力恒心坚持了下来,无论是学车还是学吉他都渐入佳景,渡过任何事情开始最容易放弃的阶段,开始慢慢体会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