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果然能与国家大事抢占流量的只有娱乐圈,更何况是与美色有关的话题,食色性也。朱一帆在心底站在道德制高点暗暗鄙视网友价值取向不对,决定打进敌人内部,看看他们如何被美色打败的。看着二三十位横跨八九年代与千禧年刚成名的女明星,大饱眼福,燕瘦环肥,各个都美得很有特色。不像前世娱乐圈的审美标准被统一了,一看很漂亮,却就是记不住谁是谁。作为一个古装控,朱一帆默默地为国内古装第一美女林紫萱投票。
无意翻了不少新闻,史上最穷对联也出圈了,有不少人讨论。也有人夸朱一帆书法很好,小楷已得其精髓。至于骂朱一帆的也有,沽名钓誉,卖弄文字,夸大学识。不少专家教授跳出来说朱一帆的文言文就是高中水平,难登大雅之堂,只是会炒作而已,世无英雄,竟让竖子成名。对于这些朱一帆直接略过,别人都酸得不得了了,还不让人说几句啊,不然要活活气死,那罪过就大了。
有些人越理会他越来劲,不需要理他,埋头苦干,再过过三五年再看他,这些辱骂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
朱一帆拿出笔记本记下近十年华夏与霓虹国gdp数据,世界经济体排名,重大历史成就等记录。
不知不觉就一个下午,虽然资料还没找全,但公共汽车快到末班车了,只好先回家。
晚上朱一帆收看奥运会闭幕式,华夏以32块金牌夺得成绩第二名的历史成绩,连续几届奥运会取得佳绩,标志着华夏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之后朱一帆不看电视剧,直接回房间先写份发言稿草稿出来。
第二天早上,朱一帆依然坐车到县城后转车到新市镇驾校,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证件:机动车辆驾驶证,用时二个半月。而同期的李应欢还在考科目二,他上次科目二挂了,需要重新报考科目了,他就不急了,反正在暑期内是拿不到驾驶证。
朱一帆依然回到县城网吧,重新昨天的工作,重新查找比较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再从网上查找近年来移民的数据,出国留学定居等人数,在论坛上看看他们对国家对经济等看法。
朱一帆将一切素材都记录在笔记本上,晚上再写出最终稿出来。期间朱一帆与石家诚、陆宛瑜吹牛逼自己这个暑假过得十分充实,羡慕死他俩。还被他俩追问下一期的人民文学杂志还投不投稿,快到截止日期了。也就朱一帆已经与杂志社合作多回,且深信朱一帆文章质量才能给月底之前这样的截止时间,其他不知名作者投入早在25前结束了,或者往后安排不知第几期杂志上。
朱一帆本来是不打算写的,最近比较忙,想偷懒一个月,但刚才又刷到那些骂人的新闻稿与论坛帖子。虽然一再告诉自己放宽心态,人要豁达一点才开心,但还是气不过,想起前世一篇经典文章正好适用于此情此景。
正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文学理论专着《文心雕龙》其中一篇:知音,其中所说的文人相轻,每个评论者都带有偏见理解衡量作品,想公正全面地评价作品,需要评论者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在太有道理了。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评论一个人一件事都喜欢将之脸谱化,取之一面去定义。我们太忙了,没有空去了解一个人的生平,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而评论它张张嘴就行,又不需要什么成本。如果匆匆去评价就会失之公允,需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给一点时间自己,也给点时间别人,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如果你不去了解,你可能对孔子的印象是一介文弱书生,而不知道他其实是个孔武有力、武艺高强的武术家,兼且是一位音乐家。古来形容作品风格带仙气的诗人除了李白还有苏轼,你以为他是个玉树临风卓尔不群的人,其实他是个大胖子。还有一直流传至今的禁书金瓶梅,你以为它只是一本情色小说,其实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这篇知音中包含有很多历史人物轶事,朱一帆需要花大量时间从这世界的历史人物类似轶事替代,虽然是未经证实的事迹,但不能随便乱作,总得有点蛛丝马迹才行。
通过网络查找东西还是比较方便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却也花了很多时间才完成,不过不觉得无聊,看着那些历史趣闻轶事,还是有趣的,那些历史名人也不再单单是一个人名,他们也是有喜怒哀乐,各种优缺点。
至于诗词挑选则简单,刚游玩完洞庭湖,洞庭湖自古便多诗人在此留下诗作,不泛名篇,还记得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将洞庭湖浩渺波涛形容得气势磅礴,想象力这块还得看诗人。至于之后的圣明与羡鱼情是根据孟浩然写此诗前后事件而解释的,有出仕之心,希望能得到张九龄丞相援引。而朱一帆写圣明则可以解释为太平盛世,羡鱼情只能勉强解释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吧。毕竟是抄别人的,不是定制,不是自己有感而发而作,就会有瑕疵,有突兀感存在。
小主,
但阅读理解就是很奇怪,很可能作者原意不是这样,但当你自己愿意相信某个事实就会自我为之编辑好一个逻辑依据,做到逻辑自洽。就算朱一帆这样写,后来人一样会有人为其注释清楚。
当朱一帆即将发送给陆宛瑜时,还是觉得不妥,无中生有之情有点奇怪,最终还是将之删减,将之变成五言绝句,只截取前半部分,写景即可,不抒情了。却又觉得不对,诗若只写景不抒情,这不就等于我衣服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朱一帆再想想,接另一首绝句上去吧,要搭上一首才行。于是朱一帆想到一首李白的诗游洞庭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时间差不多对上,一个是八月,一个是秋季,但八月过了处暑,将之算作秋季也说得通。而孟浩然的诗描写的是洞庭湖白天动态之壮,而李白的诗描写的是洞庭湖夜晚静态之美。一日一夜,一动一静,组合起来蛮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