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版权与收入分成影响是一个歌手经济利益最直接的因素,不能不争取。
朱一帆跳过版权接着商议收入分成。谈判嘛,先狮子大开口,再慢慢降才是技巧。“张总,一张专辑的词、曲、录,前面的环节我都可以一手包办,而只能占据30%收入分成,我觉得不合理,如果按贡献值作分配原则,我觉得我至少占据80%的分成。”
张嘉轩一瞬间思绪都空白了,朱一帆看着老实本分,怎么异想天开成这样。
“一帆,你可能对一张专辑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步骤有点误解。首先一张专辑成功的发行是很复杂的,需要很多资源与专业人士参与才能得出一张成功的专辑,虽然作词作曲及演唱很重要,但公司前期对歌手的企划定位也重要,歌手音乐风格,歌手形象包装,唱片设计等。专辑录制完毕后,专辑文案,歌手造型,mv拍摄,封面拍摄,封面设计,专辑发行,专辑宣传,公司里的天王天后等歌手帮你站场鼓吹等等,这些都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双方该得多少,公司是拥有一套周密的计算方式,不会让一方吃亏,合作共赢是公司的理念。”
“况且,一帆,你在相貌与唱功方面与其他歌手不具备优势,是达不到公司签约歌手的标准的,是因为你的创作天赋被公司看中,所以看好你,这是你的基本盘,却不是你的加分项,当你创作天赋被认可时,才是你肆意提高提成的理由。”
朱一帆听到最后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只是帅得不明显而已,不帅就吃你家大米了吗?觉得自己略作打扮也是帅哥一枚啊。朱一帆差点被张嘉轩说服了,有理有据,正反都分析透了。诚然唱片公司在整个专辑制作流程从头到尾都发挥出重要作用,但一张专辑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词,是曲,是歌手,这才是一张专辑的灵魂,他们决定着一张专辑的质量,谁说过来着,当你的作用不可替代时,你就会升值,况且朱一帆知道自己的歌曲是很优秀的歌曲,没理由带着唱片公司飞,反而让唱片公司赚到大头呀。
朱一帆反驳道:“一张专辑最重要的是歌曲,其它工作都是围绕它服务,重要性毋庸置疑的,收入分成给得太低了。”
双方一番唇枪舌战,张嘉轩后腿了一些,却死咬在40%收入分成上,不论如何商谈都不退缩,如想再谈分成却要在两年后证明自己。
朱一帆也无可奈何,只能略过这条了,只待引入第三者竞争再看有没有变化。
至于年限虽然不满合同期过长,但只要公司待着满意,这不是问题,至于待着不开心,相信到时会有公司愿意出违约金挖人,或者自己创立公司,自己赎自己。
这一条双方各退一步,朱一帆与张嘉轩争取到合同期满时,公司只拥有同等条件下优先续约的权利。
反而是可立即到手的预付金最不重要,又不用公布于众,显现自己咖位,只是提早预支收入而已,朱一帆又不急用钱。
朱一帆还有最后一样是很关注的,关于演出与代言问题,他明白作为职业歌手,这些不能避免,但要自己选择,他可不想为了这些而放弃学业,对于朱一帆来说学习的时间与自由的时间最宝贵,不能成为资本家的工具,红了后,资本家肯定恨不得朱一帆全年无休地工作。朱一帆不想成为这样,而自己投入到其它方面的精力,可能产出比商演之类高。
“张总,其它先不谈,你知道我是一名学生,而我还想继续学业,你看参与宣传活动,商演,代表,拍mv,歌迷见面会,演唱会等等以我意见为主呢,只要有时间,能参与肯定参与,但不能影响学业。”
张嘉轩知道朱一帆还是学生,还很年轻,才觉得他潜力无限,自己是打算长远培养为主,过早踏足这个名利圈,可能会影响朱一帆成长。但是,虽然自己是公司艺人总监,掌握艺人活动,但当朱一帆红了之后,商业价值大增,公司逐利的本性不可避免,必然会强迫朱一帆多参加商演、代言、上节目,开演唱会等,这是自己阻止不了的。
况且朱一帆现在只想半只脚踏进乐坛而已,这对专辑宣传与歌手商业变现是大大不利的,就这样公司都未必同意,何况是读书几年都有节制地参与商业活动,公司是不可能放着摇钱树不动的,除非朱一帆闯不出来。
“一帆,我个人的观点是赞同你继续在学校进修,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而不是匆匆走进这个名利场,错过自身的沉淀,这只会消磨你意志,浪费你才华。你这个要求不是我有权限能答应的,只能回去公司尽力帮你争取。”
“但站在公司立场,一帆,我只能劝你,既然你选择了成为歌手,就要懂得取舍,参与宣传与商演等对专辑与你自己都有巨大的推广作用,你缺席了效果就大大打折扣。在学校读书也只是为名利,而现在名利就垂手可得,你好好考虑一下吧。”
小主,
张嘉轩一直都认为一个能成长为更优秀的人更能创造价值,所以他愿意给予艺人学习成长的时间,但显然公司是需要即战力。张嘉轩对朱一帆推心置腹,说出了自己自己心里话,以及公司大概率不会同意朱一帆的任性。
确实,朱一帆是想着所有好处都抓在手中,一般人都不敢这样想。但朱一帆觉得自己能把握好这个度,做到两不误,奈何张嘉轩赞同没用,要唱片公司高层同意才行。
张嘉轩知道唱片公司应该不会就着朱一帆,作为三唱片界大巨头之一,不要点脸面吗,会被一个新人欺负到头上,即使朱一帆再有才华也没用,现在也只是个萌新而已,不是天王天后,这块算是谈崩了。
双方相互了解到对方的底线,有妥协有争议,再谈下去意义不大,现在反而需要双方冷静,才能看清局势,作出最终决定。
张嘉轩需要回去请示公司朱一帆的要求,而朱一帆却需要从这次谈判中吸取经验,想出更成熟的方案,如何在自己与唱片公司取得一个平衡点,双方都能接受。
之后的录音朱一帆状态奇差,心不在焉,只好早早结束,回去想想签约合同的事。
第二天,新力唱片的办事效率很高,张嘉轩通知到朱一帆,录音的版权与参与宣传等条约不变,其它方面可以再谈,朱一帆只说了考虑一下再回复。
在朱一帆心里其实已经拒绝了,现在其实朱一帆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主业应该做什么,想法很多,华夏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造富神话,很想踩中一次前世完美错过的风口。但做什么事业都需要钱,所以才出书,当歌手,因为其它真不知道如何入手。做歌手是有点了解,还是自己兴趣,最终只想赚钱而已,肯定不想将自己大部分时间放在歌手这块。
到了晚上,依然是百花录音棚,而对象换成了华声唱片的老总秦杰。
秦杰一上来不是立马商谈而是拉近关系,笑着对着胡天道:“十几年老朋友了不用装不认识吧?”
胡天无奈笑笑,真滑头,有气无力的打了个招呼。
朱一帆知道胡天肯定认识,却想不到交情这么深,朱一帆神色放松下来,起码是自己人,不至于太坑吧。
“一帆,我是最早知道你的,你的学校陈家村应用文理学院,可以令人印象深刻啊。”秦杰特意加重陈家村应用文理学院几个字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