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之人打算握手,后来又收回去了,荒乱的说:“浮生,浮生老师你好,我叫何毅,也是燕大的,他们跟我一样是燕大的,我们都很喜欢你的作品。”
说着指了指身后几人,那几人也是喊了一声朱一帆浮生老师。
这让朱一帆有点尴尬了,这算是书迷见面吗,还有被他们叫老师,感觉脚指头能抠出一个三房一厅了,立马说:“多谢你们喜欢的我作品,还有叫我浮生就行了,应该知道我本名吧,不然叫我一帆也可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他们交谈才知道,原来他们同一个文学爱好社团的,同样很喜欢朱一帆的作品,所以他们几个在社团里组了个自己圈子的交流社团。
今天是5号,人民文学杂志每月都在这天发行最新的期刊,他们相约一起来买期刊,因为知道朱一帆近来每期都有投稿,所以他们每期都买本来追读兼收藏的,谁知这期期刊没有朱一帆的作品,有些失望。
正所谓人多胆大,几人中,有人一早知道朱一帆宿舍在那了,只是一个人不敢去拜访而已,而且今天是星期六,大家都有空,加上这期期刊没有读到朱一帆新作品,他便提议大家去见见作者本人,其余便心动了,所以一起来了。
朱一帆为维护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必须得隐瞒自己因为分心做其它事情,才没时间写文章,便解释起来。
“多谢你们喜欢我的作品,主要是过年事情多,太忙了,下个月应该有新作品发布,请大家期待。”
随后他们难得见到真人,对于朱一帆很是好奇,将自己很久以来想问的问题问出来。
朱一帆将自己包装成谦虚勤奋的文学爱好者,一一的回答他们的提问。
最后拿出新买的人民文学杂志,请朱一帆签名。
朱一帆知道这本杂志没有自己的作品,如果签名上去,显得不伦不类,便在签名的同时,写上一首以前的诗送给他们。
他们很开心,觉得朱一帆人很好,有才华,却又平易近人,与他们想象中的形象很贴近,名副其实,不枉此行。
不过他们很理智,感觉已经打扰了朱一帆很久了,便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了。
在一旁看戏的马东几人立马开玩笑了,拿着笔记本,嚷嚷着说:“朱大作家,帮我签个名啊。”
朱一帆与他们打骂一阵,便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太多事情要忙了,要把握每分每秒。
周日,正当朱一帆努力学习时,李爱红来到学校,约他到附近的咖啡让见面。
坐下没多久,李爱红就说起此行的目的。
“一帆,我跟秦总说了你的事,秦总很爽快的答应加快结算你的酬劳,昨天已经计算好了所有数据,这张就是你的收入表,你确认签字后,星期一财务就会打款到你账户。”
说完后,李爱红将一张统计朱一帆专辑收入报表给他。
朱一帆很好奇自己能得多少钱,认真的看起来。
因为歌曲版权在朱一帆手上,除了实体专辑的收入外,还有歌曲版权授权费,版权费有电台播放、电影、电视、广告等授权,更有朱一帆所熟悉的彩铃下载收入。
看着实体专辑百万销量,自己分到700W左右,不过要减去当时签约华声的签约金500W,剩下200W了。
而版权授权费除了彩铃外,60W左右,聊胜于无了,现在互联网还不发达与健全,盗版横行,版权赚钱少了很多来源,这块现在收入不多,以后才是收入来源。
而现在从03年才新兴起来的彩铃,发展到05年,市场扩张得很快,朱一帆歌曲彩铃收入上快赶上实体专辑的收入了,朱一帆整张专辑所有歌曲彩铃下载量将近700W次,减去平台营运商的费用,SP服务提供商的费用,再到CP内容提供商即华声唱片的分成,最终分配到朱一帆手上有400多万。
最终所有收入700W左右,交完税400多万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