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合作

朱一帆忙得像狗一样,回到宿舍,立马洗个澡,洗去一身疲惫,浑身清爽后,查看邮箱,看华声唱片有没有必资料过来,显然他们没有这工作效率,看来他们还不懂得怎么利用互联网,差评,还不如明天直接去公司听算了。

学习放一边,西游记只能再次压后了,优先做彩铃的歌曲,朱一帆洋洋洒洒的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近20首耳熟能详的彩铃王者。

谁知一到兑换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库存不足了,根本上兑换不了这么多歌,只能兑换十首,经过艰难的筛选,将下载量大的,网络属性明显,易传播的挑出来,其它的以后再慢慢做吧。

一万个理由必须有,排面来的,两只蝴蝶,求佛,香水有毒,秋天不回来,老鼠爱大米,丁香花,孤单北半球,等一分钟,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不留意不知道,看起来伤感情歌才最得人心呀,看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心往事,这才能引起他们的共情。

像刀郎与凤凰传奇的歌要找对人唱才能唱出那个感觉,急匆匆的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遇上对的人后,他们不止于火爆在网络上。

先写词曲出来,再制作伴奏,这流程已经朱一帆已经熟悉了。

第二天中午,找秦杰签合同,然后朱一帆试听华声唱片的人才库的demo,对照资料,筛选合眼缘的歌手,为利益最大化,十首歌,选了十个人,即使有一二个因国情不同而翻车,也能成名大多数。

朱一帆将词曲留下,让唱片公司通知他们,签合约等,才让他们先练熟悉歌曲,周末再录音。

接下来几天,除了正常上课外,关注知己网推广进展,上网查找信息,无论是网站还是彩铃,都需要切实了解这个时代才能作出最优的决策,朱一帆的预判只是根据前世发展规律而作出的决策,但对不对,合不合事宜,还得看实际情况,毕竟华夏千禧年后,变化实在太快了,可谓一年一大变,半年一小变,所有事都在狂野面奔腾中,要紧跟脚步才能胜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朱一帆一大早就赶到华声唱片的录音室,看到那忐忑不安的十个人。

他们知道朱一帆是谁,也知道这次机会很难得,前几天都在拼命练习,把握这首歌,紧张得睡不着,现在终于迎来大考了,可能就此改变命运,难免紧张。

朱一帆体会过这种心情,安慰他们:“放轻松点,不然影响发挥。”

相对于他们没进过专业录音棚的人,朱一帆算是前辈了,之所以让他们全都来,主要方便教学,免得到时一个一个纠正。

朱大监制好好的过了一把为人师表的瘾,周末两天搞掂了十首歌。

立刻邀请秦杰来试听,朱一帆问:“杰哥,觉得怎样?”

秦杰如实回答“在我看来普普通通,都不算精品。”

朱一帆:“那觉得这些歌有什么特点?”

秦杰艰难的总结起特点:“歌词通俗直白,接地气,旋律简单,容易上口。”

朱一帆:“这就对了,除了年轻群体,我们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他们没很高的音乐素养,欣赏不来复杂高雅的音乐,顺口易唱,唱中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就好了。”

秦杰将信将疑,他不懂,相信很快就可以给到他答案。

接着就如何推广,两人又讨论起来,朱一帆上网查资料查得多,有了很多符合这时代特有的灵感涌现,重新完善整个计划。

接下来就看华声唱片的执行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