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快黑了

宋桓帝 温毅阳 1496 字 11天前

何灌所谓的半渡而击是有典故的,出自《孙子·行军篇》,大概意思是说,敌军大队人马乘船渡河刚过一半,这个时候首尾不接,行列混乱,我师正好可以趁机发起大规模攻袭。

历史上的确有过比较成功的经典战例,譬如淮阴侯韩信在潍水之战中大败西楚名将龙且。

其实对于顶头上司的作战意图,既吃过猪肉也曾撵得猪满地跑的何灌何太尉,基本上已经领会得八九不离十了。

他甚至知道种世道用兵老辣,算无遗策,目的不只是半渡而击,更想要双管齐下,也就是让河北诸道兵马表面上退避三舍,暗里地随时做好突袭准备,等到敌马甲士渡河过半,立即配合我师位于南岸的诸路大军,迎头予以痛击。

“半渡而击?嗯,这个可以有嘛!”

赵桓听何灌简略一说,眼前豁然敞亮,果真如此的话,既便因战力有限没法重创敌寇,也可以出奇不意杀他个人仰马翻,再不济也能把那些狼崽子打疼了,痛痛快快出口恶气,何乐而不为呢?

一念至此,他忍不住长身而起,拊掌大赞道:“好,好啊,就依种老之策!”

皇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遽令在场众人精神为之一振,李纲方才还在垂着头为自己直言无忌在御前失仪深感懊恼,这会儿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脑子一热,突然脱口而出道:“联络河北兵马,乃是此役成败之关键,恳请圣上恩准,微臣即刻渡河北上,传谕密旨!”

赵桓大概没有想到他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请缨,略略为之一怔,旋即收敛笑容,语气凝重道:“此番奉旨出使,须与萧三宝奴和阇母一道启程,此后自汶山虏营穿行北上。李卿从未与女真人打过交道,可知如何与敌寇酋首周旋?”

“这个……”

李纲登时语塞,他只是一心想着自己是皇帝一手特擢起来的军国重臣,勤劳王事、替君分忧乃是份内之事,尤其是遇到大事,不光不能退避,更要亲力亲为,却没认真想过以自己的能为适不适合干这个事情。

“启奏陛下,微臣愿请命出使河北!”

就在李纲兀自窘迫之际,背后突然有人高喝一声替他解了围,回头一看,原来是临时列席御前会议的当司僚属沈琯。

赵桓点了点头:“嗯,沈卿曾在虏营滞留过不少时日,又与斡离不、金兀术、阇母等敌酋相熟,正是此行不贰人选嘛。”

大事既定,接下来就要分头开始行动了,种师道、李纲、何灌等人躬身陛辞之后,依次从正堂门口向外鱼贯而出,走在最后面的沈琯正要抬腿迈过一尺多高的门槛,忽然被皇帝招手叫住了:“沈卿姑且留步,朕有一二细事尚未与你交待清楚呢。”

“敢问陛下有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