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中贵人

宋桓帝 温毅阳 1443 字 11天前

皇城东华门内侧一隅,五大间阁门司值房,里里外外冷冷清清,总共只有三个人,一个坐在门口的宽板春凳上安之若素,一个在廊檐下面来回踱着步子,还有一个正襟危坐在当班台案后面呼噜呼噜打瞌睡。

“德远兄,紧行无好步,欲速则不达,莫要举步徘徊了,还是坐下来静候旨意吧!”

说这话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绿袍小官,面容白净,须发眉毛皆如墨染,许是人到中年了还衣食无忧,身体明显有些发福,他就是现任右正言的南宋中兴名相赵鼎赵元镇。

他称呼现任监察御史的张浚为兄,实际上张德远比他小了至少十岁,如今刚届而立之年,正是扬鞭催马驰骋万里觅封侯的好时候,今日一大早入宫觐见,本有一桩紧迫大事要向皇帝当面奏禀,可是左等右盼不见知阁门事朱孝庄回来,怎么能够坐得住?

孰不知像他俩这样的七八品芝麻小官,除非皇帝亲自点名召见,否则是没有资格乞请面对的,随时可以入宫觐见的要么是两府大臣,要么是内外侍从级别的高官,最不济也得是别号左右史的起居郎和起居舍人。

本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四品以下统称为庶官,在京庶官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个个都跑来请求面对,做皇帝估计比当社畜还累。

相比较之下台谏官就有点得天独厚了,皇帝既然授以风闻奏事之权,自然要打开方便之门,换句话说,你可以请求入宫面对,见不见那是我的事儿。

“哪位要入宫面圣啊?”

张浚正低着头在廊檐下面来回踱着步子,闻听有人说话,急忙抬头看去,却见来者并非知阁门事朱孝庄,而是一个细眉长眼、精精瘦瘦的内侍宦官。

这位中贵人大约三十出头的样子,头戴无脚笼纱硬幞头,身穿紫色宫官服饰,中系一条红锃金銙双铊犀角带,后面还跟着两个亦步亦趋的内侍小黄门,光看这副派头就知道应该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张浚正想迎上前去回答对方的问话,孰料就在这个当口,那个坐在当班台案后面打瞌睡的阁门官吏,突然像条大型中华田园犬似的从背后窜了出来,又是拱手又是作揖还满脸尽是谄媚之色:

“哎哟喂,这不是陈押班吗,有什么事情打发小黄门过来就行了,何必不辞辛苦亲自跑一趟?”

他就是陈押班?

张浚猛然记起来了,一个月前宫里传出消息,说是内侍私匿御字金牌,险些贻误军国大事,都知梁师成和押班朱拱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两位中官大珰倒台之后,有个名叫陈良弼的内东头供奉官趁机上位,莫非就是眼前这位中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