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大地震事件中,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博弈后,蔡京保下了这位听话的马前卒。沉寂了两年后,其从冷板凳站了起来,被委任为户部右侍郎,并为南京会试房官。
会试同考官也叫房官,多由翰林进士出身的司官、科道担任。
黄潜善这户部右侍郎充任会试房官似乎是“屈就”了,正三品职官哪。主考官杨廷和时任左春坊大学士,正五品?!
奇怪么?官衔更低的反而是会试主官。但却是极合理的。
春坊,隶詹事府。明洪武十五年分春坊为左右,置大学士一员,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皆审慎而监省之;又有左庶子、左谕德各一员,左中允、左赞善、左司直郎各二员;二十九年又增置左清纪郎、左司谏、左通事舍人。在永乐年间,内阁成员不能兼任九卿,春坊大学士常作为内阁首辅的主官职。后来内阁官职逐步改为殿阁大学士,并可兼六部职务。春坊大学士就不在作为内阁成员的主官或兼职,成为一般官职,但却是翰林编修、检讨升迁之阶。
也就是说,翰林官基本都会充任春坊大学士,继而入内阁成为辅臣。正五品?不可以官衔高低度之矣。
当然,户部右侍郎也是实权职位。六部中吏部为首,户部次之,之后是礼、兵、刑、工六部。内阁大学士往往是兼任六部中某部尚书或者某部侍郎。虽然有内阁辖制,但是原则上,本朝的六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乃是大定文官实权职位的最高品级。但在侍郎之上还有左侍郎、尚书,内阁才那么三、四人,排资论辈之下,他这户部右侍郎想入阁那是千难万难,怎么也得熬个十几二十年。
但杨廷和不同,若无意外,他十年之内必入阁,可谓是大步走在百官升迁的最前头。
嗯,他也有大佬撑腰的,内阁三辅苏辙便是。无他,蜀党也,他亦是成都府人。
黄潜善蛰伏二年,韬光养晦,一直筹谋着东山再起,此次便是大好良机——若是举荐出几位高排名的进士,他这房师可不止脸上有光,更是日后的政治资本,可为臂助也。
原本,乡试、会试时有巡绰官负责巡查管理号房,内外帘官不相往来,有公事在内帘门口接洽。但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变更,内帘官有时也会巡查考官,毕竟每个号舍前都有号军,众目睽睽之下也做不得手脚。至于在试文中通关节,屡禁不止,不提也罢。
小主,
好巧不巧的是,他走到冯过号舍时,见是一个俊俏的不像话的少年埋头答题,颜值胜于一切嘛,不由自主停下脚步看了一眼,这一看可就走不动道了,首先当然是那字体,冲击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