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朝堂内外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28 字 18天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岁月流逝,一去不回。

作为职场萌新的冯过仍在菜鸟期,参与《通鉴》算是边缘人物,几无“据理力争”的表现机会,约等于工具人。每天都在翻阅查找相关典籍,工作量貌似不轻,但于他实在是乐在其中的。读书,不会枯燥乏味。

而大定内外则发生了一些事情。

四月,蔡卞告假返乡祭祖,逝于途中,享年七十岁。

蔡卞,字元度,蔡京之弟。

他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能把《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倒背如流,《四书》、《五经》经典也烂熟于心,且史籍方志,百家杂说,国家法典无不浏览殆遍,触类旁通。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名闻乡里。

熙宁三年,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翌年,被授任江苏江阴县主簿,其时当地大富豪顾新元等人,趁着青黄不接之际,借谷物于庶民,利息高出平时一倍。蔡卞同情百姓疾苦,极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断然开仓借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煞住不法富人趁火打劫的嚣张气焰,免除农民遭受高利贷剥削之苦,因而受到王安石器重,招他为婿。

小主,

多年后被降为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到池州居住,翌年又起知大名府,徙扬州,召为中太一宫使,后擢知枢密院事,负责边防、军备等机要事务。时蔡京居内阁首辅位,他以亲嫌辞,没有评可。

政事上,他赞成皇帝、蔡京收复湟州、鄯廓等地,因功进金紫光禄大夫。

但他反对蔡京重用宦官童贯为陕西制置使。在其他政事上,他的主张也多与蔡京不同,因此受到蔡京的诋毁,他以天章阁学士出知河南,时张怀素败下,卞素与之游之,因此一起降职,旋加观文殿学士,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累迁镇东军节度使。

五月,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

嘉佑二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英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英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