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说:“里予野土墅”。
大家认为虽然一般般,但反应很快。
轮到赵挺之,有些卡壳,他憋了好半天说出一句:“禾女委鬼魏”。
这位刚说到“魏”字,黄庭坚脱口而出:“来力勑[chì]正整!”
发音像极了山东土话“来日吃蒸饼”。
众人哄堂大笑,赵挺之涨红老脸,羞愧难当。
过了几天,秘阁同僚们闲谈,赵挺之说:“我们家乡都很重视文化,如果替人家写一篇文章,人家就会推来一太平车的礼物相赠。”
黄庭坚接过话茬儿揶揄道:“不过是一些萝卜、酱瓜之类的东西吧!”
话音刚落,又引发同僚捧腹大笑。
赵挺之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心里边“衔之切骨”,恨得咬牙切齿,两人从此结下仇恨。
赵挺之官路亨通,位列朝廷中枢后,终于盼到了报复黄庭坚的机会。
他授意转运判官陈举,把黄庭坚的一篇题为《荆南承天院记》的文章呈送给皇帝看,指控其面对自然灾害幸灾乐祸,还涉嫌诽谤朝廷。
皇帝大怒,将黄庭坚免除官职,迁徙至宜州监管。
崇宁四年,黄庭坚病逝于受贬之地,时年六十岁。
在睚眦必报的小人面前,可不能随便开玩笑,整不好真要命啊!
赵挺之为人,可见一斑。
是年,朝廷里善于涂脂抹粉的王相公被官家罢了相,天下似乎重新太平起来。
京师歌谣有唱:“三百贯,曰通判;五百索,直秘阁。”
歌中主人公便是王黼。
王黼初名王甫,因与东汉宦官王甫同名,故皇帝赐名为王黼。王黼长得金发金眼,嘴巴巨大,据说可以吞下拳头,讲究仪表,目光炯炯。有口才,才智出众但没多少学问,善于巧言献媚。
崇宁初,皇帝使臣把玉环赏给在杭州的蔡京,王黼侦知此事后,逐条上奏赞扬蔡京所推行的政事,并攻击张商英。蔡京再次入阁,感激王黼帮助自己,就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王黼从校书郎之职,升到御史中丞,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