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初露峥嵘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61 字 6天前

昌末农民大起义和改朝换代混战持续了十八年。十八年间,三分之二的人民死于非命,人口从四千六百万锐减到一千六百万。在混战激烈的地区如中原、关中一带,人民幸存的不到十分之一。

中国的正统文化当然包含了全部专制制度的意图和基因,然而它与底层文化的区别在于,它以王道和大同为面目,包装得比较得体,而底层文化却是对专制赤裸裸的欢呼和肯定。其实,农民从来不是专制统治的异己因素。

他们比其他阶层的人更具皇权意识,更崇拜权威。他们甚至比上层社会的成员更认同专制体制。或者说,农民们的专制性格往往比统治者还要鲜明和强烈。他们最豪迈的宣言不过是“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是也”。他们的家长制作风、权威主义倾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比统治阶级更甚,而他们的统治技术,更为粗犷。这就决定了,一旦他们掌握了权力,他们对阶级兄弟往往更为残忍,他们的统治手法往往更为暴虐残酷,他们的政权自私性更强。

那些为历朝历史研究者所乐道的“均田”“均富”等平均主义要求,和摧富益贫的口号,追其源头,这些思想观念最初却是由儒家的创始人首先提出来的,而不是由造反的农民发明的。所有的农民起义口号,都没有超出封建宗法制度的范畴。

中国历史上数千百次惨烈的农民起义,并没有带来基本制度上的突破和创新,没有为中国历史冲破循环状态提供任何可能。农民起义的目的,不在于摧垮不合理的制度,而是进行调整和维护那样的制度。它是一次大修,是一次保养,是一次升级,而不是一次革命和创新。农民起义只是专制主义释放矛盾的一种调节机制。农民起义如同越狱,而每一次越狱之后新建起来的牢狱,就设计得更为科学合理,抗爆性更强。农民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比以前更严密的控制,是更坚固的监狱,是更好的驯化,是国民性格上的进一步退化。

农民是最为安分的一个群体,他们知识较少,生活安定而少变化。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他们是不会起来反叛的。何为万不得已之时?是为其生存都保障不了之时。因此,农民起义中的大部分人,是为了生存而战。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补给方式是掠夺,他们的作战方式是流窜,他们很容易被招抚。他们缺乏知识,亦缺乏儒家之类可作为政治蓝图的东西,于是往往没有一个坚定的政治纲领和指导战略。这些局限性使他们难以真正发展壮大,即便壮大起来,仍然可能如无头苍蝇,难觅方向。他们携带着农民的习性,重视实利,而非长远利益,亦难有高尚情怀,难免充满自私自利的气息。这一切都阻止了他们的发展壮大,使其难以走向成功。

小主,

农民起义势力在治理地方乃至治理天下中也处于劣势。刘邦当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他善用人才,处理的相对比较好。而其他的农民起义领袖,则多不善于此。

而且,农民起义的破坏性巨大,对文明的进步往往有阻滞作用。在打天下过程中,农民起义破坏性大,这缘于他们的动机——求生存,求财富。特别在起义初期,他们为生存不择手段,掠夺是常事,肆意杀戮也不罕见。这些都对社会经济与文化造成巨大破坏。而当其得到领地建立政权乃至统一天下之后,往往仍不能引领文明的进步。为何呢?其领导阶层多出于平民阶层,甚至是最为穷苦的民众,由于客观原因,他们往往缺乏知识,并且对士大夫阶层多持仇视轻蔑态度。而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传承者和引领者正是士大夫阶层。农民起义者执政后,往往不能真正尊重士大夫,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多有禁锢举措。

这些都是那个时空的后人所总结的,大致反应了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成败得失,可谓是一语中的。

说到底还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方腊、宋江、张迪之流,打着“均贫富”、“替天行道”之幌子,实则只为牟取个人利益,比之腐败朝廷、贪官污吏更为可恶。

尤其是那张迪,“河北田虎”,果然是人如其名,何止是劣迹斑斑,简直是为祸一方、作恶多端的霸王,平素鱼肉乡里、作威作福,勾连权贵坏事做尽。一旦东窗事发,主子们如烫手山芋般甩锅尚嫌不及,又怎会不识时务的再包庇?他倒是个狠人,那就干脆一拍两散,落草为寇尤觉不够,索性占城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