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好茶

而走在路上的朱元璋,看着周围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色,不禁想起了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明初亦或是清末,景色依旧是这样的景色,千百年来未曾变化。

唐宋元明清,如果社会本质依旧是农业社会,恐怕这样的循环还会一直持续下去,思想教育,工业化,老朱攥紧了拳头,这两者,必须推进。

一帝王一将军,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走着,各想各职务范围内的事。

老朱有系统加持,常将军用过治疗液,又修过炼体功法,身体倍棒,两人看起来像走,但速度奇快,唰唰的,奔逸绝尘。

走了不知道多久,朱元璋依旧在沉思,常将军早已归心,专心陪同陛下,而且,马上就要进城了。

满清走的轻快,拍拍屁股就走人,带走了皇亲国戚和大量财富。

但在京城内留下的百姓,生活异常贫苦,与太平天国的战争,处处要花钱,这钱豪绅能出吗?能出,但只能出一点点。

绝大部分大头还是分担在百姓头上的,税收严苛,老天爷赏脸,勉强混个温饱,老天爷不赏脸,小农经济直接崩溃,沦落为流民。

更何况,当新明快打进来的时候,清廷还纵兵抢掠一番,才走的人。

所以老朱一进城,就看到成堆成堆的难民聚集,看到老朱和常将军的服饰,都吓得往后窜,害怕他俩领兵杀人。

朱元璋神色平静,他本人是在元末杀出来的,比这惨100倍的都见过。

如果不改变深层次的,难民永远都救不完,改变核心才能改变一切。

但常遇春脸有些涨红,有些无力地辩解,新明也是刚进驻北京,清廷留下的烂摊子才刚开始收拾,想见到具体的成效还需要一点点时间……

老朱没有理会常遇春的辩解,继续向前走,外城区域流民数量多,但越向内走,难民数量越少,奢靡享乐场所数量变多。

期间,老朱在一个举着卖身葬父牌子的嘈花子面前驻留了一会儿,常将军秒懂,叫来一个偏将,带走,明早常将军会亲自接见。

没有直接给钱,在难民这块给钱,自己前脚走,后脚这嘈花子就会被难民活剥掉,让军队直接带走,安全又有保证。

老朱继续向前,进到了一家茶馆里,常遇春紧跟着老朱进入。

茶馆小二一看有客人来,赶紧过来招待,清廷跑了,明军打过来了,城里百姓人心惶惶,都缩在家里不敢出来,茶馆客人少了很多。

茶馆本来也打算歇业,可一连已经歇好几天了,吃喝拉撒都要钱,到底还是开业吧,明军打过来了,应该也不会难为一个小茶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