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怕赵家之后不认账,认为他们提前对了口供,所以挑选的是村里人都知道的死对头。
他们先问了党家大嫂。
党家大嫂之前压根儿没有和赵母串过口供,回答问题结结巴巴,牛头不对马嘴。
赵母回答的倒是挺顺溜,但她心里也没底,生怕党家大嫂和自己说的不一样。
双方都问完以后,妇女主任眉头紧皱,表情复杂。
“第一个问题,哪一天下的聘礼,桂芬大嫂说的是七月十六,赵家说的是八月十五。”
中间差了整整一个月呢。
春丫忙道:“八月十五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去赶大集了,路上还碰到了好些熟人呢,大家都可以替我作证。”
“是啊,八月十五咱们公社的大集东西最全乎,半个村子的人都去赶大集了,老五一家四口也去了,走半道上东生走不动了,还是老五给背回来的!”
林家一家四口早出晚归都不在家,赵家到底是跟谁下的聘礼?
后面的问题甚至都不需要再说,就足以证明赵母在撒谎。
不过妇女主任还是把后两个问题的答案说了出来,显而易见,双方的“口供”完全不一样。
“这……时间过得太久了,我们记不清楚了也很正常。”
“哦。”林湘故意拖了个长音,“一百二十块钱对于寻常家庭来说无异于是一笔巨款,你们把这比巨款给出去当彩礼,却连细节都及不记不清楚?”
赵母继续嘴硬,“年龄大了,记不清事儿!”
林湘不搭理她,“行吧,就当做你们俩都记错了。你刚才说你们赵家还给了春丫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俩东西都得去供销社买,工业票什么的咱们就不说了,这种大件儿供销社每个月就那么点儿量,卖出去了肯定有记录。”
“咱们也不怕麻烦,现在就去供销社问问,看看有没有你们买缝纫机和收音机的记录。”
“我们不是在供销社买的,就算去了也查不到!”
“哦?”林湘挑眉,“不是在供销社买的?那就是那种违法的地方咯?行吧,那确实找不到你们购买的记录,但你们在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还去那种地方投机倒把,这是犯罪违法行为,必须严惩!五叔,去报公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