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患病离世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初二,唐代宗李豫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他已经无法上朝理政。面对这一紧急情况,为了确保朝政的连续性和稳定,五月二十一日(即6月10日),李豫正式任命太子李适为监国,赋予他处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当天夜间,李豫在长安的大明宫紫宸内殿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同年八月,群臣为李豫上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定为“代宗”。原本应使用“世宗”作为庙号,但为了避免与唐太宗李世民名讳中的“世”字冲突,故改为“代宗”。十月,唐代宗李豫被葬于元陵。十二月,其神主牌位被迎入太庙,完成了祔庙之礼,这不仅是对逝去君主的崇高敬意,也象征着新帝李适正式接过了治理国家的重任。
有关李豫的一些逸事
天赋异禀
有一个流传较广的故事是关于他对音乐的喜爱。据说唐代宗非常喜欢音乐,尤其是羯鼓。有一次,他听到一位名叫李龟年的乐师演奏羯鼓,被深深打动,便邀请李龟年入宫教授自己羯鼓技艺。由于唐代宗勤奋练习,技艺大进,以至于后来有人称赞他说:“不是李龟年教得好,而是陛下天赋异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收揽人心
在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两次勾引外敌入侵,成为唐廷重大隐患的情况下,李豫展现出宽容胸怀。尽管仆固怀恩的行为严重威胁到了唐朝的安全,但在其叛乱期间,李豫始终未以“反叛”之名加诸于他。相反,展示出对旧臣的宽厚与体恤。当仆固怀恩的母亲被迎回后,李豫不仅亲自下令厚加抚恤,还确保她能够在安逸中颐养天年。听到仆固怀恩暴毙的消息时,李豫表现出深深的哀怜之情,对侍从说:“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这句话不仅是对仆固怀恩个人命运的惋惜,更是对其因身边人误导而走上歧途的理解与同情。李豫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仆固怀恩本心忠诚的认可,同时也减轻了其叛乱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回纥的关系,并表达对仆固怀恩家族的重视,李豫后来册封仆固怀恩的幼女为崇徽公主,并嫁予回纥牟羽可汗。李豫对仆固怀恩的处理方式,展现了他作为君主的宽广胸襟和政治远见。他深知,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收揽人心、化解矛盾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通过这些具体行动,李豫不仅赢得了朝野上下的敬重,也为唐朝后续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较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
与郭子仪君臣间的微妙关系
为了笼络重臣郭子仪,唐代宗李豫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使君臣之间结为儿女亲家。这一联姻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信任,也为朝廷的稳定奠定了基础。然而,这段婚姻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小两口闹别扭,升平公主自恃金枝玉叶,言语中带着几分傲慢羞辱了郭暧。郭暧一时气愤,脱口而出:“你倚仗你的父亲是天子吗?我父还不愿为天子!”这句话触动了升平公主的敏感神经,她立刻入宫向父亲李豫告状。
面对女儿的抱怨,李豫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回答:“这是你不知道了。确实如此,假使他要做皇帝,天下难道还是你家所有吗?” 这番话既表达了对郭子仪的高度信任,也展现了他对权力更迭的深刻理解。李豫深知,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郭子仪不仅是国家的柱石,更是维系政权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郭子仪闻讯后,深感事态严重,急忙将儿子郭暧关了起来,并亲自入宫请罪。但李豫反而安慰他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闺房之间的事情,哪里值得听呢!”李豫的这番话,既体现了他对郭子仪的宽容与理解,也显示了他处理家庭琐事时的智慧与大度。尽管得到了皇帝的宽慰,郭子仪回到府邸后,仍然严厉责罚了郭暧,以示对皇室的尊重和对自己家族行为的约束。这段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一出着名的戏剧《醉打金枝》,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剧目。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宗李豫与郭子仪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也展示了那个时代君臣之间的人情世故和政治智慧。
此外,还有传说唐代宗李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