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二度登基: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上)

然而,这种政治联姻并未能完全避免家庭内部的冲突。到了701年(长安元年)九月,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和他的妻子永泰公主年轻气盛,对祖母武则天宠信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感到不满。张易之向武则天诬告他们诋毁朝廷,导致武则天下令迫使李重润、永泰公主以及她的丈夫武延基自尽。由于这次事件牵涉到皇室成员,但武则天没有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事情也就此平息。

二度称帝

704年,武则天因病住在迎仙宫,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在她身边侍奉,外人无法接近。朝中的大臣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己等人,看到机会,开始秘密策划除掉张氏兄弟,并计划拥立李显为帝。

到了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情加重。正月,宰相张柬之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他们率领五百多名羽林军士兵,突然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内杀死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同一天,相王李旦也指挥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这次行动。面对这一局势,武则天无力抵抗,先是命令太子李显监国,第二天就正式传位给李显。隔了一天后,李显再次登基成为皇帝,并宣布大赦天下。

小主,

回复唐朝国号

李显即位后,首先表彰了弟弟相王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的拥立之功。他封李旦为安国相王,授予太尉职位,并让他参与最高决策;还给太平公主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此外,参与政变的主要官员如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都得到了升迁和奖励。二月份,李显恢复了唐朝的国号,所有的制度和礼仪都恢复到唐永淳年之前的模样,标志着唐朝的正式复辟。

重用韦氏

李显复位后,迅速立韦氏为皇后,并不顾大臣们的劝阻,破格追封岳父为王,还让韦后参与到朝政中。他还将安乐公主,即韦后的女儿,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此外,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这使她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

韦后与武三思之间的关系颇为暧昧,而韦后也十分信任这位儿女亲家武三思。两人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在朝廷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李显似乎对这种情况感到无力干预,导致韦后和武三思在朝政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这些举措不仅显示出李显对韦后的深厚感情和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朝政的掌控力有限。尽管张柬之等功臣在复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李显似乎对他们并不完全信任,这进一步削弱了他的统治基础。这样的局面使得朝廷内部权力斗争复杂化,也为后来的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早在唐中宗李显即位之初,就对妻子韦氏极为信任和重用。甚至不顾众大臣的反对,破格提拔了韦氏的兄弟韦玄贞为侍中,并表示,即便把天下交给韦玄贞也无妨。这一决定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不满。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以李显意图将天下交予韦玄贞为由,废黜了他,并将其流放到了均州,降封为庐陵王。

而李显再次登上皇位后,立即确认了韦氏的皇后身份,并允许她参与朝政。似乎没有吸取武则天把持朝政所带来的教训,这样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朝廷内部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