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的严格管理有时会引起一些不满的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韩滉的努力对于恢复和巩固唐朝的财政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上述举措,李豫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成功地稳定了国家的财政基础,为唐朝后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改革体现了李豫作为君主的智慧与决心,及他对国家长远利益的高度责任感。
采取积极的防御策略,以应对外部威胁
唐代宗李豫在位期间(762-779年),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国家面临着经济残破、户口流散、农桑失业以及财赋收入锐减的严峻局面。同时,来自吐蕃的军事威胁持续不断,迫使李豫必须在稳定内部的同时,积极应对边疆的安全挑战。广德元年(763年),由于仆固怀恩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激化,而选择了放任吐蕃军队东进,导致吐蕃一度占领长安长达十五日。面对这一危机,郭子仪迅速组织起勤王部队,成功将吐蕃军队驱逐出长安,恢复了朝廷对首都的控制。这一战役之后,唐朝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防御策略,以应对来自外部的威胁。
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再次发起攻势,在奉天(今陕西乾县)和灵台(今甘肃灵台)一带,唐军联合回纥力量,由郭子仪率领的大军大败吐蕃军队,斩首五万余人,并俘虏万人,极大地削弱了吐蕃的进攻能力。这场胜利不仅提升了唐朝军队的士气,也为后续的边境稳定奠定了基础。
大历八年(773年),浑瑊、马璘和郭子仪指挥的唐军在潘源之战中大破吐蕃军,俘获和斩杀数以万计的敌人;而在剑南道(今四川境内),崔宁领导的唐军先后于大历十一年(776年)和十二年(777年)两次击败吐蕃及其盟友联军,分别斩首万余级和八千余级,巩固了唐朝在西南地区的防御态势。通过这些内外的措施,唐代宗不仅成功地稳定了动荡的局面,而且为后来唐德宗时期的税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战役和改革不仅体现了唐代宗李豫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同时也展示了这位君主在复杂局势下的领导智慧和决心。
民族、对外关系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了平定叛乱,不得不从西北边疆抽调大量军队,导致西部防务出现严重空虚。吐蕃趁此良机,迅速占领了陇右、河西的广大地区,极大地削弱了唐朝在西部的战略纵深。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军队甚至攻入了长安,虽然仅占据十五日便被郭子仪率军驱逐,但这次入侵也暴露了唐朝防御体系的脆弱。
与此同时,在西南方向,吐蕃继续扩张其领土,吞并了姚州都督府及其所辖三十二夷州,并于同年十二月进一步占领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无力救援,使得剑南西山诸州也落入吐蕃之手。唐朝因此失去了对西川西部高地的控制权,重要的财赋来源地蜀地和军事重镇成都从此皆处于吐蕃的威胁之下,战略地位岌岌可危。在李豫统治时期,吐蕃每年秋季都会对唐朝边境发起骚扰攻击,迫使京城频繁戒严,这种现象被称为“防秋”。
面对严峻的边疆形势,郭子仪、马璘等将领通过不懈努力逐步稳定了京西北地区的局势,初步遏制了吐蕃的大规模入侵。特别是在大历八年(773年),灵州、宜禄、盐仓、百城之战中,唐军成功击败吐蕃军队,展示了大唐强有力的反击能力。这些胜利不仅巩固了边境防线,也为唐朝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针对西南战线的困境,李豫采取了果断措施。广德二年(764年),他撤免了作战不力的西川节度使高适,并将剑南东、西川合为一道,任命黄门侍郎严武为新的节度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严武上任后立即展开行动,指挥有方,“破吐蕃七万余众,拔当狗城”,并在同年十月夺取盐川城,显着改善了西南战局,带来了转机。此后,西川节度使崔旰在大历十年(775年)至十二年(777年)间多次击败吐蕃军队,进一步挫伤了吐蕃的锐气,巩固了唐朝在西南方向的防御。
这一系列军事胜利不仅增强了边境的安全,也提升了唐朝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过这些战略调整和军事行动,唐代宗李豫有效地应对了来自吐蕃的持续威胁,逐步扭转了不利局面,为唐朝边境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大历末年,随着吐蕃内部矛盾激化和政局局面的动荡,其对外侵略活动有所减少,并开始尝试与唐朝议和。然而,吐蕃使者带来的和平提议往往伴随着新的军事挑衅,显示出双方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唐代宗李豫对于吐蕃请和使者时常采取扣留政策,并将战俘发配到江、岭地区作为刑徒奴隶,以此表达对吐蕃时常侵扰大唐边境行为的不满。
宝应元年(763年),李豫即位之初,回纥汗国的登里可汗便率众前来助战。李豫命令御史大夫尚衡前往宣慰,并在同年十月的击灭史朝义之战中,回纥骑兵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吐蕃入侵唐朝时,回纥拒绝与吐蕃结盟,使得唐朝北方边境得以相对安宁。然而,回纥军队的行为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诸军会集陕州平叛时,雍王李适携幕僚前往陕州北拜见回纥可汗,因李适不肯下拜于可汗,导致其幕僚药子昂、李进、韦少华和魏琚遭到鞭打,其中韦少华和魏琚伤重不治。回纥人进入洛阳后,纵兵掠夺,焚烧圣善寺和白马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他们还肆意侮辱官吏,甚至在夜间带兵闯入鸿胪寺,破坏了城门安全。
大历三年(768年),为加强与回纥的关系,李豫派遣右散骑常侍萧昕持节前往祭吊去世的光亲可敦,并次年将仆固怀恩的幼女封为崇徽公主,嫁与回纥可汗为继室。兵部侍郎李涵持节册封可敦,并赠予大量彩绸。尽管当时国库空虚,仍征用公卿的骡马骆驼运送礼物。宰相们在中渭桥为李涵等人饯行。回纥留在京师的士兵继续在坊市掠夺人口,引骑兵冲击含光门,迫使皇城关闭。
面对这些行为,李豫仅令刘清潭前去劝止;而当回纥人抢走长安县令邵说的马时,有司也不敢严加责罚。自肃宗时期起,回纥自恃对唐朝有功,每进献一匹马便索要四十匹缣。每年携带数万匹劣马前来售卖,使者频繁往来,寄宿于鸿胪寺。李豫试图通过厚赐来感化回纥,但对方并未收敛。后来,回纥又带来一万匹马,最终李豫决定购买六千匹以维持关系。
大历十年(775年),一名回纥人在长安道上行凶,被京兆尹黎干擒获,但李豫却下诏赦免了凶犯。随后,这名回纥凶手又在东市继续为非作歹,市人将其绑送至万年狱,回纥首领来劫狱并砍伤狱吏,长安官民对此不堪忍受。到了大历十三年(778年),回纥袭击振武军,攻陷东陉,入侵太原,并在阳曲击败河东节度使鲍防部。直到代州都督张光晟在羊虎谷击败回纥,才迫使其撤退。
总之,回纥在唐代宗李豫统治时期表现的极为骄横,双方关系逐渐恶化。直到唐德宗时期,这种紧张局面才开始有所改变。李豫在处理回纥事务上的宽容态度,虽然暂时缓和了局势,但也暴露了朝廷对外族势力的无奈与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