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才女到女皇:武则天是如何改写历史的(上)

武则天,即武曌,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她出生于唐代初期的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为开国功臣武士彟的次女。武则天不仅因其性别而在历史上占据特殊地位,更因她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在690年至705年间作为大周皇帝统治中国,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与改革。

武则天的政治生涯始于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她被召回宫中,封为昭仪,并在655年成为皇后。作为皇后,她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与高宗共同治理国家,被称为“二圣”。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继续影响政局,在690年自立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建立了武周政权。

武则天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开创殿试、武举等制度,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她的这些军事策略也帮助稳定了边疆。然而,武则天的统治并非没有争议,在任期间任用酷吏,导致了许多无辜之人受到迫害而亡。

705年,由于健康原因,武则天被迫退位,之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被视为连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阶段,对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显赫的家族背景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来自隋朝皇室,父亲武士彟早期在木材贸易中积累了财富,家境富裕。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对抗隋朝时,武家曾给予他特别的支持与资助。因此,在唐朝建立后,武士彟因为早期的支持而被授予高官,最终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并被封为应国公。

尽管武家原本属于庶族地主官僚家庭,但随着武士彟的地位提升,其家族也进入了高级士族的行列。所以,武则天并非出身于普通的庶族家庭,而是出身于一个新晋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武则天的家庭构成较为复杂,她有异母兄武元庆和另一位异母兄弟武元爽,还有两位同母姐姐,分别是韩国夫人武顺和郭夫人。635年,父亲武士彟去世后,母亲杨氏在家族中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来自堂兄武惟良、武怀运以及异母兄弟武元爽的不尊重。

为了远离这些家庭纷争与冷遇,武则天选择陪伴母亲杨氏移居长安,开启了新的生活。这次搬迁对武则天而言意义重大,不仅让她逃离了家族内部的矛盾,也使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为日后步入政坛铺垫了道路。

容貌出众被召入宫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到洛阳行宫时,听闻14岁的武瞾容貌出众,于是便召她入宫,封为了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在入宫之前,武则天与母亲杨氏告别时表现得很坚强,并且安慰哭哭啼啼的母亲说侍奉皇帝是一份荣耀,不应该以泪洗面。

关于武则天在唐太宗时期的宫廷生活,历史记录的并不多。最着名的故事是她曾表示自己可以驯服那匹叫狮子骢的难以驾驭的烈马,她声称需要铁鞭、铁棍和匕首三种工具来制服这匹马。这一果敢行为当时赢得了太宗皇帝的赞赏。然而,尽管武则天有如此英勇之举,却在唐太宗在位期间没有得到特别的宠爱,在宫中当了长达十二年的才人,地位也没有显着提升。不过,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有机会接触到了当时的太子李治,并逐渐与他建立了感情。这段关系也为她后来在宫廷中的崛起做了铺垫。

二度入宫获高宗宠爱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在李世民周年忌日的祭奠活动中,唐高宗李治前往感业寺进香时与武则天重逢。两人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王皇后当时因为无子而失宠,察觉到武则天对李治的影响,决定主动提议将她重新纳入宫中,意图借此打击自己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因此立即同意了王皇后的建议。

次年,即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孝服期满后,武则天再度入宫,并很快生下了皇子李弘。回宫后的武则天迅速获得了李治的宠爱,成功地在宫廷斗争中击败了萧淑妃,并且在永徽三年(652年)五月被封为了二品昭仪。尽管王皇后和萧淑妃不断试图通过谗言来损害武则天的形象,但高宗李治并没有因此疏远她。

残酷的宫斗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了长女安定思公主。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具有争议性的事件:当王皇后看望并逗弄过公主离开后,武则天趁身边无人在,便狠心的掐死了尚在襁褓中的公主,并立刻盖上被子掩盖了这一事实。当李治前来探视时,发现女儿已死,武则天便借机哭哭啼啼指责是王皇后所为,这也导致了李治对王皇后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并萌生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不过《旧唐书》和《唐会要》仅记录了公主突然死亡的事实,并未提及具体的死因,因此关于公主之死以及武则天是否直接参与其中,至今仍有争议。随着时间推移,李治打算提升武则天的地位至一品宸妃,但遭到了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