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谦逊的谋略家杜如晦(上)

武德元年(618年),随着唐朝的建立,同年七月,面对陇西薛举的进犯,李世民率军前往泾州进行讨伐,虽初次交锋失利,但薛举不久病逝。李世民再次集结军队对抗薛仁杲,并任命杜如晦为随军顾问参与军事决策。最终,薛仁杲兵败投降,而后遭到处决。

武德二年(619年),当刘武周与宋金刚攻占太原时,杜如晦继续追随李世民出征,成功击退了叛军。到了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进攻洛阳的王世充,而后者又联合了窦建德。在此期间,杜如晦凭借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判断力,辅助李世民先后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在一系列针对割据势力的征战中,杜如晦以其智慧和远见卓识,成为了李世民身边不可或缺的智囊,为唐朝初期的统一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玄武政变

随着李世民在讨伐各地叛乱中屡建奇功,他的声望日隆,这引发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嫉妒。二人与唐高祖李渊的宠妃张婕妤、尹德妃暗中勾结,图谋陷害李世民。一次,淮安王李神通因战功获封大片土地,而张婕妤的父亲私底下向李渊索要这片地。当得知土地已赐予李神通后,他不甘心地通过张婕妤诬告李世民仗势欺人,指使李神通夺走土地。另有一次,杜如晦骑马路过尹德妃之父尹阿鼠的府邸时,被尹家仆人无理拽下马来殴打,并辱骂不已。事后,尹阿鼠又借尹德妃之口向李渊进谗言,说是李世民让杜如晦故意羞辱他。尽管李世民多次辩解,但李渊宠爱二妃,始终未能完全信任李世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并建立了文学馆,任命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李世民常常亲临文学馆,与杜如晦等贤才讨论经史,直至深夜。然而,太子李建成对此深感忌惮,认为秦王府中最令人忧心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因此,他向李渊进言,最终成功将房、杜二人逐出京师。

到了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试图拉拢尉迟恭却遭拒绝,转而派人行刺未遂,便诬告李渊将尉迟恭关入大牢。李世民救出尉迟恭后,后者探知李建成和李元吉欲于昆明池设伏加害李世民。长孙无忌迅速通报给李世民,劝说其先发制人。

面对兄弟之情与国家大义的抉择,李世民犹豫不决。尉迟恭与其他忠臣日夜劝谏,强调不能因小仁而废社稷大义。李世民终于决定召回被逐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即使此举意味着丢掉性命。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扮作道士秘密潜回秦王府。

经过一番密谋,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发动了着名的玄武门事变,一举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事变成功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杜如晦则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同年十月,论功行赏之时,杜如晦因其卓越贡献被授予兵部尚书一职,晋封蔡国公,并赐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成为李世民最信赖的股肱之臣之一。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彰显了李世民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也见证了杜如晦作为谋略家的关键作用。

贞观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