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为了名义

刘仁杰和林清的晚食,是与掌柜和掌柜的媳妇一起吃的。晚食很简单,只为糊口。

也是在吃晚食的时候,刘仁杰了解了掌柜的状况。

掌柜年纪已入古稀,与老伴一起经营着这家客栈。客栈是年轻时就开了的,经营了几十年,养活了几个孩子。几个孩子只有一个还在身边,其他的孩子在外谋生。在身边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分了家,在客栈的不远处做吃食营生,也养了个大家庭。贼人未到常安县城之时,孩子来告知老掌柜,欲一起离开常安县城。老掌柜不愿拖累孩子,和老伴留了下来。平时帮忙照顾客栈营生的小二,也离开了常安县城。

来常安县城的第一夜,就那么过去了。

次日一早,刘仁杰就找到掌柜的聊起了家常。

“掌柜的,你未与孩子离开,是不担心贼人来后有所为难吗?”

“哪能不担心呢,只是我孩子那,大的拖着小的,再加上我这老两口,我是担心孩子走不远。万一贼人追上去,就有大麻烦了。”

“当时,常安县城是什么情形?常安县城的人们,是怎走的?”

“贼人占据常德县城后,又对常德县城到常安县城的路上的乡民动了手,许多乡民逃难到常安县城来。那时候,就有人想离开常安县城了。也是在那时,许多的人家都收拾妥当,随时离开的,我家的孩子也是如此。只是官兵剿贼来了,又留下了。后来,零散的官兵跑了回来。这时,就有些人家先行离开了。官兵在常安县城待不到几个时辰,就有贼人要到的消息传来。官兵和大多数的人们就是在那时,一起离开的。”

“那后来呢,贼人又没有追人而去。”

“没有,贼人只有一两个小队伍进了县城。贼人见官兵和老百姓们大多都离开了,也没见他们去追。只是贴出一张布告,就是你所知道的布告。也是如此,有些没来得及离开的百姓,便离开了,未见贼人阻拦。”

“你老的意思是说,贼人的大部队并没进到常安县城,那他们在哪?你老有听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