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粮铺又多养了个孩子之事,再度在沐阳城传开。
那些有着同情心的顾客,对张氏粮铺自好感度更强了。
也是如此,让张氏粮铺迎来了第一家长期客户。
有一家大家,那户人家的老太太,是个善心之人,时常接济穷苦人家。
老太太所使的奴婢,都是挑选与她习性相近之人。
其中有个奴婢,在听到几个孩子的故事后,对几个孩子起了同情心,顺其自然地对张氏粮铺有了好感,成了张氏粮铺的新顾客。
待张氏粮铺又多收养了个孩子时,那奴婢更为心服,便把张氏粮铺的义举有意无意间的说与老太太听。
老太太得知后,欣慰之余便想着相帮一把,于是唤来管家,指定日后家庭粮食用度,皆从张氏粮铺购买。
管家也是个实在人,待探知张氏粮铺的粮价后,也是放心,自然而然的,张氏粮铺就成了那家大家的供粮商。
这使得张氏粮铺的好名声,在沐阳城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意味着,张氏粮铺得到了上层人家的认可。
于是,在沐阳城各商家因物价逐步回落而影响营生量之时,张氏粮铺反而日日火爆起来。
张氏粮铺的火爆,带动了它附近的商圈,小商小贩多了起来,也有粮商寻来附近开起粮铺,但他们却不知道张氏粮铺为何而好,这就注定了他们的粮铺只是个过客。
林保瑞没想到张氏粮铺能突然间营生好起来,还是如常般收粮,所以镇雄县城所收的粮食难以供够张氏粮铺的售粮。
还好镇安县城老何处,如今只为张氏粮铺收粮,再就是,老何的收粮点,在镇安县城只此一家。所以,张氏粮铺营生好后,还是靠的镇安县城老何所收之粮维持住不断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