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战(1)

李狗儿掐了掐自个的胳膊。

努力睁睁眼球,落下几滴泪水打在书信上。

整个写完,呈到从窗户透进来的日光下。

几滴泪水的印记在信纸上清晰可见。

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想必赵老头子一定会被自己这封信感动的稀里哗啦吧。

也是这么大的战争面前,姓赵的能够帮忙上的机会不大,不过帮不上忙可你拿出点银子也是应该的吧?

李狗儿心里盘算着。

接着把信塞入密函之中,交给赵清廉。

他明白,自己的这位赵大人一定会答应的。

只要他李狗儿落在了清军头上,供出了赵大人,他老人家也吃不了兜着走。

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自己,‘白眼狼’这个词是最合适的。

自己喜欢白羊狼这个词,代表着狠辣果决。

也只有他这种人,可以在这乱世一步步往上爬。

最终登顶皇位,坐拥后宫佳丽三千,掌握天下大权的一定是他李狗儿。

自己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就复国大唐,他姓李,自称大唐后人,李世民嫡系传人,第35代孙。

……

京城。

赵清廉正出恭呢,听到管家老福火急火燎过来。

“老福,刚好忘带擦屁股纸了。”

原本要递书信给赵清廉的,被他伸出茅坑的手一把夺过去,当成了擦屁股纸。

茅坑内的赵清廉嫌弃太硬,拆开揉了揉,见到是远在南京城的李狗儿送来的,瞟了一眼,全然不在意,揉的更厉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呼~

我的屁股干净了。

“老爷,你干啥呢。那边的信,您看都不看?”

“没必要,那个狼崽子已经不是咱能控制的住的了。

指不定在后面怎么诅咒我呢。

他这次写书信过来一定是没好屁,刚我撇了一眼,看到了大意,也就两个字可以概括,要钱。”

对于钱财,赵清廉可没有,上次才刚刚被刘墉一干人等搜过家里面。

家徒四壁,清廉如水是真的。

倒不是他装。

自己没有存钱的习惯,贪来的银子总是第一时间就花销掉,绝不留把柄。

“老爷的意思是,不帮忙吗……”

“不不不,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没了我的帮忙,他们几个早在河南刚有起义苗头的时候,就会被扼杀。

一路走来,老子暗地里不知道偷偷扶持了他们多少次。

如今他们一个个到死可能都觉得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过我帮忙可不是看在他李狗儿的什么感情牌,而是天下!

为了让这个浑浊的世道改变一下,这个忙我才帮的。”

老福替主子赵清廉分析局势:“这份信从河南来到这里,需要至少三天功夫儿,也就是说现在朝廷二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整军备战于南京城下。福康安,阿桂,兆慧三位悍将已经碰头。

如您不干预一下,南京城必破。”

“可是凭借您一人之力,力量未免太单薄,如何能够干预这二十万大军?”

对于管家老福的担心,赵清廉只用了一句话便打开了思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是粮。”

自古行军打仗看重的都是士兵的勇猛,但那是外行人的眼光。

内行人知道,尤其是领兵打仗的人知道,没有粮食,都是狗屁。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没有饭吃,再强的猛男也肌无力,更不要提战场上横扫四方了。

马儿没有粮草,更是四蹄发软,毫无冲锋之力。

可以说没有粮食,寸步难行。

呼~

想必如今朝廷之所以能够撑住二十万大军的粮草供需,靠的是这开年来从各省收缴上来的赋税。

清朝一年的赋税大概是五千万两银子,只有雍正时期达到巅峰七千万两。

这五千万两银子可不是说全都能用于军事所需。

国家需要维持,各省各地都需要银子。

各级官员都需要俸禄。

各府各州都需要银子来维持水利,山路等设施。

所以,供给只是暂时的,绝对不会长远。

自己得想办法加速国库银子的消耗,即便朝廷只能暂时供应大军消耗,可这个‘暂时’,对于南京城的起义军来说,他们也撑不过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