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个眼神示意,深懂其意的李玉当即嘹起嗓子,嚷了一句。
“皇上驾到。”
一嗓子下去。
整个军机处的大家伙瞬间提了身,直挺挺起来了长时间僵硬的后脊梁。
张衔和耿秉忠这两个太过实诚办理政务太过勤劳的两家伙,因为长时间坐在板凳上,双腿一下子麻木,不能刹那间站起。
“臣叩见皇上。”
“叩见皇上。”
群臣纷纷跪拜。
赵清廉也此刻睁开了眼睛。
乾隆自然不是来找错误的。
现在看到臣工们每天处理繁琐的来自各省的政务,尤其是大小时段,和各种小规模起义,他也于心不忍。
所以,他下了决定。
就在此刻。
“诸位幸苦了。
朕今天过来,是想要宣布一个事。
组建汉八旗,进驻各省,用来代替昔日的满八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办法或许不是最好,或许会在未来有巨大的隐患,但眼下这种情况已经容许不得他再墨迹和思铎。
照着眼下这个情况,南方各省统治动荡只是时间问题。
没有足够兵力对当地进行驻扎,各省小规模起义只会更加的频繁,各省独立自治能力会越来越强。
听到皇帝的这个决定。
满堂没有一个不高兴的。
乾隆或许忽略了一个问题。
眼下整个军机处,都是汉臣在主政。
这是一个让他忽略掉的问题。
此前让耿秉忠还有张衔入驻军机处,只是看中了起忠君爱国,乃是贤臣良将,两袖清风,却忽略了此乃二汉臣。
刘墉,赵清廉,张衔,耿秉忠,如此一算,除去和珅满人外,整个军机处剩下四名汉人。
如今提出训练,扩建,重用,驻扎汉八旗到汉人最多的南方地区,这个主意在场都高兴。
只是都默不作声。
因为一旦作声。
便会被乾隆认定为存有私心,谋反之心等等。
不过这入驻汉八旗可不是说着简单的事。
首先,汉八旗士兵需要进行招募,训练,统一培训在按照籍贯进行入驻各地。
凡是当地籍贯士兵不可入驻当地,凡是当地籍贯的中高级将领不可入驻当地。
这都是规矩。
防止地方勾结。
还有训练费用,刀剑训练铠甲等各种杂七杂八的钱财问题。
都是一个巨大的乱麻。
谁接着,谁倒霉。
赵清廉还在迷盹间,这个倒霉事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临了乾隆只留下了一句话。
“训练五万汉八旗士兵出来!
其他的朕不想管,你也不要来找朕。”
只留下了这句话。
……
赵清廉沉默了。大家伙也都沉默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有多难。
不过也不怪万岁爷。
朝廷因为打仗,国库先前各省送过来赋税用去了几百万两了。
剩下的银子都用来维持整个国家官僚体系,得发工资。
还得修水利,修城墙,维护边防。
一枚银子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所以。
万岁爷没有银子。
赵清廉组建五万汉军,也就没有朝廷的支持。
从头到尾都得靠他赵清廉一个人。
当然,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是在场大家伙读不出来的。
也只有赵清廉心里清楚明白。
万岁爷没有银子支持自己,那他也就默许了自己可以钻法律漏洞,可以稍微胡作非为一下。
虽然事情难度很大,但赵清廉心里却很高兴。
扩建汉八旗,让汉人驻守南方。
这是梦寐以求了多少年都不敢奢望的事?
满人自入关以来,对汉人多加提防,各省都有满人自己的八旗驻扎,配备都统参将,巩固各省对汉人的统治。
如今可好。
总算是凭借一场大战,消耗掉了这些抓在南方各省的汉八旗兵力。
搞得朝廷只能无奈扩建启用汉八旗驻守。
只要汉八旗成功驻守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