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甜杆高粱的高粱杆,至少收了有十几吨,只是不知道能榨出多少糖,要是有几百公斤,木耒就很知足了。
至于棉花,有两个品种,总共种了 10 多亩地,约合后世的 5 亩多地。产量不高,一是因为虫害,还有地力不足。
实际亩产相当于后世亩产二三百斤的样子,这 5 亩地总共收了不到 1500 斤棉花。
木耒觉得产量有点少,毕竟在后世,这个产量亩产在 800 斤左右,这 5 亩地的收获还不如那边两亩地收得多。
……
天气渐渐冷了起来,新年也快到了。在封地内,所有的奴隶都住进了土屋,当然,有不少是那种一间屋子住10个人的土屋。
按照章腊的建议,一些表现较好的奴工,都给配发了媳妇。当然,有了媳妇就需要单独的房子。
已婚配的奴隶都能分到 1 间房子,但这已是莫大的恩赐。因为在很多地方,即便奴隶有妻子,也不能常住在一起。
此外,天气渐渐变冷,后园试验田的工作完成了,计吏筹开始正式投身教育。
最先接受培训的,是跟随木耒来到封地的人,包括大妇和络缮在内的识字的人,计吏筹为这些人,进行了一次简化字培训。
识字的人约 200 来个,平均每 10 人能分到一本,计吏筹亲自抄写的《篆简对照》。在熟悉了简体字的书写之后,他们每个人都要抄写一份。
与计吏筹类似的,曾经的那些史人、管库的库人等原本就识字的人,是最先开始培训的。
这些史人、库人还需要担负起对孩童教育的任务,当然,对孩童的识字完全是简化字了。
这些教育逐步开始后,木耒特地找来了刀笔吏,耗费了几天的时间,终于刻了第一块印刷用的雕版。首先雕刻的是木耒自己编写的课文、儿歌。
如今纸非常珍贵,每学新课,就给孩童发一篇拓印的课文。印刷纸的大小通常较小,约 32 开纸大小,即便这样,计吏筹都觉得有些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