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算法的结果意义非常重大。”李彦弘表情严肃地在思索,“首先是它的速度,实时的检测将会是各种意义上的质变,别的不提,光说实时检测这一点,它就让自动驾驶这个方向有了技术的基础。”
白度内部在规划AI技术的时候,自动驾驶一直都是李彦弘非常希望涉足的领域。
想让车自动行驶,除了雷达类型的感应器之外,机器处理图像的能力也不可或缺。
并且,这种能力必须要是实时的,而且需要非常的流畅。
“在目前检测算法的速度之下,一两秒往往只能做出一两次判断。我们假设一个自动驾驶场景,视觉算法首先误判了一到两次,那造成的操作延迟很可能达到两三秒。假设时速是60公里每小时,那...”
李彦弘想说出一个因为时延导致的行驶距离的不同,因此举出例子之后顿了一下。
“33到50米左右。”韩辞本能地即答,这样简单的计算对她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没错,30-50米左右的距离,这里面完全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李彦弘调整外接摄像头,让它对准自己,随即比较快速地进行了一些肢体动作。
张开手臂,下蹲,跳跃等。
检测算法的选框始终稳稳地锁定在他的身上,随着他的动作丝滑地变大变小。
“并且它在检测能力上没有做出什么牺牲,反而有着极大的性能飞跃。我实在是非常惊叹,无法理解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彦弘由衷的赞叹道,他想象过这个级别的检测算法,只是以为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