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真的吗我不信

重生之AI教父 CloseAI 1238 字 16天前

并且,如果只看字形,就很难处理多音字的问题,前端处理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前后文判断这个多音字在这里到底是如何发音。

转换成为音形之后,就不会读错了。

再有就是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了,最初文本生成的语音,都是机械冰冷的同一个音调,毫无感情可言,与人类相去甚远。

目前,在感情上发音技术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在节奏停顿上,已经进步很大了,不会断句断在非常奇怪的位置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模型的输入是被语言系统标注后的音素,输出则是梅尔频谱。频谱最后通过声码器,才会变成语音。

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都知道,信号有两种表示方式,时域和频域。一般的语音、音乐都是时域信号,对这些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就能够得到信号的频域表示。

梅尔频谱就是一种压缩之后的频谱,为了尽量减少数据的大小,同时也更加适配人耳的需求。

比如人耳对低频敏感,对高频则分不太清,因而梅尔频谱对不同的范围做了不同程度的取舍,用更小的数据量尽可能地还原了声音的信息。

这项80多年前的技术,仍旧被广泛使用当中。

“虽然我主要做的东西是第二步中的声学模型,但现在的第三步声码器有些太落后了,我最好同时也做一版更新,搭配使用。”

声码器是根据梅尔频谱图生成声音波形的生成式模型,这正好在孟繁岐已经做了不少工作的方向上。

顺手为之,直接把文本和语音之间的来回转换一步给它做到位了。

此时此刻,若是伊利亚等人知道了孟繁岐的打算,肯定会化身鲁豫,本能地说出:“真的吗?我不信。”

哪有进入一个不大一样的领域之后,不造螺丝直接造飞机的?

只是让你做一个翻译页面上的本文发声功能,你小子怎么直接就想着给整个技术方向都颠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