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两场高峰对话

重生之AI教父 CloseAI 1442 字 11天前

“算法具体的参数性能,我之前有非常详尽的实验报告,你帮我把公司管宣发广告活动这方面的管理人员都叫过来,我跟他们确认一下哪些东西可以说,哪些东西最好不要展示。”专业的事情最好还是专业的人来把关一下。

此前在美宣布技术之前,谷歌也会派宣发部门与孟繁岐详细校对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初版的神经辐射场训练和三维重建的速度确实比较慢,但是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优化思路了。”孟繁岐初版赶得比较急,做得也比较粗糙。有关速度优化问题,一方面他自己在做,另一方面,也和英伟达在同步进行专项优化。

“有关速度这部分,我们这一次就不做任何的介绍,如果被问到,公司参与展会的人员口径要统一一下。”

“我们是有信心,最后客户使用的时候速度一定能够可以接受是吗?”这点是市场部在意的重点,底牌如果够好看,吹起牛来也更有底气。

“我现在还不能说一个非常具体的数字,但正式开放使用的时候,一定会比现在的版本快一个数量级,所以我们现阶段的数字没有必要对外透露。”

“其次,神经辐射场涉及的算力很大,如果不使用GPU的话,比较难支撑得起来,所以我们的公司规划到底是和英伟达联名成立平台,还是拆分出来自己做,目前这件事也还没有敲定。这点你们在宣传的时候也需要注意。”

孟繁岐目前在英伟达的持股是小刀割肉持续上升当中,与黄仁勋这位创始人相比,已经达到了他五六成的水平。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孟繁岐2015年会继续增持英伟达到百分之3左右。

这个份额加上两边密切的合作关系,孟繁岐已经完全可以做到撮合两边共同推出这款三维重建平台。

“如果把英伟达拉进来,能够极大地节省我的人力...”孟繁岐在这件事情上暂时还没有拿定主意,想要摆脱英伟达的硬件是不大现实的,但针对CUDA平台的优化,目前公司内并没有专门的技术人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能还是联合出品会好一些,让英伟达参与进来,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硬件设计上专门考虑这方面的内容。”孟繁岐沉吟了一会,还是希望走这条路子。

英伟达还有两三个月就要开新一期的GTC发布大会了,孟繁岐已经得到了一些内幕情报,老黄专门根据AI方面的需求做了很多的适配,包括帕斯卡架构,NVLink,半精度支持等。

其中很多都是孟繁岐私下提出的建议,而这段时间,英伟达的股价也因为AI的浪潮,悄悄从4美元飞涨到了27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