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因战车需要,马匹一度发展很快。
自唐至宋代,都曾在南方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建立养马场。明初在江淮之间和苏南地区兴办牧监达14处,在中国南方历史上是空前的。
琉求那条长长的峡谷也是绝佳的养马地,可是现在是生番的地盘,邢承恩受限人口和兵力,暂时还没办法占有。
再这么苦训一年半载,经过剿灭生番的洗礼,应该完全可以和金兵、蒙古兵作战的。
现在金兵战力虽然在衰退,但是依然很强。
你想,一群人性格本来就野蛮,以肉食和奶酪为主食,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把勇武善战作为个人能力标准,把杀人和缴获数量作为人生成功标准,然后再把他们高效组织起来,配备精良的武器盔甲。
你说,强不强?很强大,而且历史上起码还要保持十几年,一直到野狐岭后,才快速衰落。
金国中期开始,由于国家财政困难无力供养,猛安谋克向屯田户转化,其富有者括地占有佃农,转化为地主,贫穷者转化为自耕农,实际上与完颜承裕麾下那些毫无战斗力的屯军无异了。
哪怕还有些有战斗力的,也顾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这时候只怕正在忙着督促家里的佃农秋收。
野狐岭之战对金国造成的损失无疑被夸大了,金国损失的战兵不过3万左右,并非不能恢复。
其严重程度,看似并不超过明朝的土木堡之变。
如果金国能尽快恢复防线,还能拒蒙军于燕山之外。
但是,次年(1212年),金国的老巢辽东爆发了耶律留哥之乱,很快席卷整个东北,其与成吉思汗联结,屡败金军。
东北失控,河北一翼已失,单凭山西无力支撑,而金国财政疲弱,当时又没有大运河,即便不考虑南宋的牵制,从黄河以南向河北输送资源也甚是不易,更不用说黄河还时常决堤和泛滥影响资源、兵员输送。
总之,当时金国看似拥有5000万人口,其实只是一个瘫痪的巨人。
而野狐岭之战最大破坏在于,摧毁了金国的威信,次年爆发耶律留哥领导的契丹遗民之乱,随后蒲鲜万奴率领留守上京一带的女真民户发动叛乱,割据东北,脱离与金国的关系,山东一带则爆发了红袄军的起义。
小主,
到这时候,金国的覆灭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它为什么在耶律留哥叛乱之后还能坚持20多年,才是让邢承恩惊奇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历史上战力最强的农民起义军,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被军队压着打。
然后蒙古士兵们来了,他们的状态更强,直到元顺帝才开始衰落。
看看游牧民族的历次辉煌,都具备擒贼擒王这一绝技。
匈奴单于冒顿,将汉高祖困在白登;西晋都城洛阳被羯人石勒突袭;唐太宗被突厥人闪袭长安;沙陀人几次奔袭后梁汴梁;契丹人直捣北宋汴梁。
滑稽的是:北宋汴梁后来又被女真人突袭2次,同样的问题发生了3次,这就不怪老天没给你机会,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没有长记性。
即便是大明朝的BJ城被建州女真偷袭,那也是因为李自成起义,搅乱了大明的整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