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小院

第一进院的会客厅走过去,迈过门槛,邢承恩觉得这间大的可以打蓝球,进门,抬头看,是四个白底黑字的牌匾。

牌匾挂在正厅正中央上面,45度角对着门口,上书:厚德载物。

牌匾下面是长条形贡桌,左右两边摆放着一人高的青瓷器花瓶。

会客厅左右两边各有三四间箱房,分别是私塾书房、绣房、织房,还有几个房间。

皆过绕过挂有牌匾的墙壁,后面是会客厅的后门。

过了这扇门进入二进院,二进院比较整齐,东西两侧也是青砖围墙,留有拱行门洞供人通行,青砖围墙后面是带小院的耳房。

这是给妻妾或子女住的地方,和一进院相同,二进院正北方向,同样位置也有一座同样大小,可以打蓝球的厅。

这里是内厅,家人聚会的地方,东侧厢房是主人卧室,主人卧室还包括内嵌式书房、衣物间和洗卫间。

还包括一个微型内院,功能类似采光天井,真正睡觉的卧室只有25平方左右,没有想像中那么大。

古人云:屋大人少不吉,幸好家仆不少,院子还热闹些。

仔细思量,修建宅子的匠人也是懂风水的。

这其实是句废话,这个年代的人好像都信鬼神,南方人更甚。

西边箱房是厨房、餐厅、主人绣房之类。

一进院是给下人住的,里边有厨房是下人吃饭的地方,主人和妻妾是不可能去的。

这里还有专门的客院,是歌姬们住的地方,旁边还有个小院,小院面积约一百三四十平方左右,青石铺地,中央还有一处小花坛,里面长有一些绿的、红的、黄的花草。

邢承恩住的套间旁边,还专门修建浴室,里面有浴池,这个浴池仆人倒是可以进来烧水,自己往往在浴室洗完澡,就直接进入套间。

宋朝已经铺地板了,主人房铺豪华地板当然是木地板,实木的,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先用桐油浸泡木材,铺设好以后,再刷漆。

桐油可以防水,刷漆则防虫蛀,不过,越是用桐油和油漆处理,就越容易燃烧,宋朝人冬天用铜炉取暖,不慎将炉灰撒到地板上,很可能引发一场火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人住的一进院不铺木地板,就用砖铺地。

五寸厚的大青砖,一块一块紧铺在平整结实的泥地上,再用石灰勾缝。

宋朝人还抹墙,装修墙第一步,用黄泥掺麻捣来打底;第二步,用不同颜色的石灰掺香料来细抹,第三步请来画工,在墙上绘出比较吉利比较美观的图案。

听程潇管家讲,这抹墙用的石灰都分等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