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棒,六级舰现在有多少了?”
“正好十艘,传信用的小型飞剪船五艘已经造完,船坞里铺设的都是六级飞剪战舰的龙骨,以后其他型号的船就不产了,张成大匠占了一个船坞研究五级战舰呢。”
六级舰是彩虹号的模板,原先邢承恩计划的大共和号是五级舰船,但是它太大了,完全超出了这个级别,可以划归到三级舰了,所以五级战舰换成了飞云号的模板。
模型是大名鼎鼎的“飞云号”飞剪船改良版,这艘1851年在波士顿下水的飞剪船,排水量约1782吨,船体最大长度69米,型宽12.7米,型深6.55米。
这是一艘以速度而闻名的飞剪船,它在下水不久后的第一次远航,就创造了纽约到旧金山的航速记录,只用了89天零21个小时。
3年以后的那个纪录,只不过是她把自己的“最好成绩”又提高了13个小时而已。当然了,它更为出名的远航是从黄浦港到纽约,仅用了94天!
而黄埔就是广州市的黄埔港,这段绕行非洲好望角、跨越了三个大洋的航程比纽约到旧金山的航线还要长约1000公里,“飞云号”在几次航程中耗时94天到115天不等。
高速航行时,船身几乎贴着海面,长长的、尖削的船壳曲线仿佛一把锋利的剪刀划破海面,这正是飞剪船的得名原因。
“飞云号”在船体和风帆上所做的一切努力,只为了追求三件事儿:速度!速度!还是TMD速度!
张成大匠觉得造出五级战舰之后琉求在海上应该就没有对手了,跑得快,在带上火炮,基本是谁来灭谁的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世的大航海时代是专属于西方人的,而中国人却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愈发的求稳惧变。
西方人在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金钱和土地。
国王和市井之徒可以共同分享一个探险家的成功喜悦,带着嫉妒或不屑;主教和水手可以共同叹息一个倒霉蛋的失败,带着嘲笑或庆幸。
而中国人缺席了这场盛宴,直到邢承恩穿越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机会,邢承恩要让中国人知道扬帆出海不再是走投无路的搏命之举,而是有志男儿的逐梦之旅。
邢承恩在这个时代想带着晴雪去澳洲看袋鼠和考拉,去美洲看野牛和雨林,去欧洲看看雪景,在铁路和火车没有出现的时候,估计只有快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以宋朝海贸的发达,会有大量的人加入进来,这个时代的大航海由中国人开辟。
现在的钢铁技术虽然采用的是后世的平炉转炉,但是很多条件不如后世,造出的钢铁还是初级品,攀科技还需要时间,合金技术更是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支撑。
只有钢铁龙骨和肋骨技术成熟邢承恩才能造大共和号,现在的飞云号是最合适的选择。
“六级舰应该能跑辽东,但是去蒙古估计不行,最多跑到漠河,要到蒙古还是需要探索船,有闲的船坞的话再多造些吧,要不运马运人都不方便。”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