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当头棒喝

贞观好外甥 严不懂 1117 字 10天前

柴哲威听到这如遭雷击,脑子里嗡嗡的,一匹绢换一斗米什么概念,如今米一斗也就五文钱左右,也就是说一匹丝绸在大唐的价格也就这么点钱,那自己这棉布一匹成本都要一百二十文,这拿什么去跟丝绸竞争。

李氏见到楞在当场的柴哲威,可能觉得她说的有些打击到了柴哲威,于是缓声说道:“大郎也无需着急,虽然说这绢的价格比你这棉布价格低,但是如今却是很缺绢的,所以你这棉布应当也能够卖的出去。”

柴哲威听到这才缓了过来,心中微微叹息,自己这是怎么了,自己做这棉布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应对大唐百姓穿衣问题的。

如今虽然说丝绸价格在大唐比较便宜,但是实际上平常百姓还是穿不起,当然也不能说穿不起,更多的是舍不得穿,很多百姓一家人养蚕,纺织出绢布出来售卖,都是为了给家里贴补,平日里还是穿的麻布衣服。

而且丝绸作为硬通货,留在家中等到没钱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当钱用的。

因为丝绸来之不易,实际上大唐是极其缺少丝绸的,按说这物以稀为贵,但是在大唐如今这种重农抑商的朝代,想要丝绸价格涨起来却是没那么容易的。

可能这也是为何西域胡商络绎不绝的来到大唐的原因吧,从大唐将丝绸拉到西方,价格直接翻上百倍不止,这利润可以说直接能让多少人为之疯狂,丝绸之路上的累累白骨就可以告诉你。

想到这些,哲威也没再纠结,大不了又将这棉布卖回西域,或者说纺织工坊直接生产丝绸,自己组建商队去卖到西域,然后将赚的钱在西域购买棉花,运回来,做棉布便宜卖大唐底层百姓。

不过也就想想,想要实施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看来还是要推广棉花种植才行,不过这也得从长计议,但是相对于养蚕,种植棉花成本更低。

还有就是如今棉花价格高的很大原因就是全靠购买龟兹国的,如果有一天龟兹国成为了大唐的地盘,那么是不是这棉花价格也就下去了。

看着还在那发愣的到柴哲威,李氏示意了一下一旁还在摸着棉布的苏芸,苏芸看了看柴哲威,立马明白了李氏的意思,走到柴哲威身边拉了拉他的手臂。

思绪飘忽的柴哲威这才回过神来,看向拉着自己手臂一脸关切的小苏芸,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小芸儿放心吧,我没事的。”

然后笑着对着李氏说道:“乳母,价格倒是不是主要的,如今只要明白了这白叠子可以织布,那么价格的事就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