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一个个神色凝重。
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在大殿的地面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光柱中尘埃飞舞,更增添了几分压抑的氛围。
李庸大步向前,走到殿前,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陛下,臣已将刺客斩杀,为陛下除去了心头大患。”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坚定而有力。
符烨坐在龙椅上,听到李庸的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微微向前倾身,目光在李庸身上打量了一番,说道:“李爱卿,你此次立下大功,朕甚是欣慰。”
李庸再次抱拳,说道:“陛下过奖了,这都是臣分内之事。”
符烨的笑容渐渐收敛,他靠在龙椅上,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他深知李庸的能力和手段,这样的人既有大用,也存在着不小的威胁。
思索片刻后,他缓缓说道:“李爱卿,你虽立了大功,但毕竟官职有限,朕暂时只能先封你为候补军官,待日后再论功行赏。”
李庸心中一紧,他原本以为此次立下如此大功,至少能得到一个重要的官职,没想到只是个候补军官。
但他脸上依然保持着恭敬的神色,说道:“臣谢陛下隆恩。”他微微低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但很快就被他掩饰过去。
站在一旁的几位大臣听到这个封赏,脸上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有的大臣微微皱眉,似乎对这个结果感到意外;有的大臣则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他们一直忌惮李庸的作为,如今看到他没有得到重用,心中暗自得意。
但殊不知他的眼睛已经将几位刺头儿一一记录,只待一个时机便送他们上路。
老臣李忠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李庸此次斩杀刺客,护陛下周全,功劳不可谓不大。如今只封他为候补军官,是不是有些不妥?”
符烨看了看这位将近年迈的老臣,说道:“爱卿所言,朕也并非没有考虑。只是李庸没有官职,骤然提拔,恐难以服众。先让他做候补军官,待日后有机会再行提拔,也不失为一种稳妥的办法。”
李庸心中明白,这不过是符烨的托词,他这是忌惮自己。
但他也知道,此刻不能表露任何不满,只能默默接受。
退朝后,李庸独自一人走在皇宫的长廊上。
长廊两侧的宫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