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父亲行动

次日上午,沙志坐班车回家。他家乡穆城镇是穆城乡政府驻地。虽说是镇,但只是老百姓口头上的镇,并不是真正的建制镇。

尽管不是建制镇,但一如那些依着大河大江发展起来的古代名城一样,也有着自己长长的历史。

宋朝以前的历史已经不可考,但“穆城”二字来自于一代英雄岳武穆却非常清晰。当年岳武穆筑城驻军,军旗猎猎,枕戈待旦,在县志中留下了明确记载。

如今,岳家军的辉煌喧嚣已远去千年,但诸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怀激烈却依然在家乡父老中口口流传。

除了穆城外,白衣江流域还留下了岳城、武城、跑马、洗马等一系列与岳武穆有关的地名。

穆城镇最早的核心地带在白衣江东支的江滨。白衣江在广阔的土地上纵横奔驰,曾经形成了拥有众多干支流的复杂水系。经过多年改造,现在在芙蓉县南部一带还保留有西支、中支、东支三条干流。

小镇以前主要在江滨发展,那里地势高耸,大概是岳武穆当年筑城的地方。现在因为防汛的缘故,江滨一带已经基本不住人,保留的建筑主要是一些仓库。

粮食仓库北侧,多年前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利排灌设施,地跨大堤内外,隶属于小镇电排站。

当时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配套建有一个烧煤的蒸汽动力系统,安装在一栋巨大的橙红色建筑内,同时在橙红色建筑旁边竖起了一座高大的烟囱。

现在小镇的电力供应已经基本正常,烧煤的蒸汽动力系统早已废弃,巨大的烟囱也早已失去往日的功能,但是作为小镇地标却保存了下来。

地标上不知用什么材料刷上去的“农业学大寨”几个大字,历经无数风雨依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