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对面的复读班教室,灯光也已经熄灭,但借助路灯光还可以看到零星有学生从里面走出来。但话已经说到这里,沙志没有走也不想走。
尽管有个重点大学毕业生分配到穆城计生办,但高考的意义不言而喻,他家里还是更希望他能考上大学。
那次父亲带他去见郑伯父只是备选方案之一。但当父亲听他说通过高考的希望很大,或者至少是比较大之后,高兴之余提前送了礼物。
那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尽管敏感的他当时即已感受到压力,但随着时间向前,更感受到压力,沉重的压力。
他父亲是位很严肃的父亲,从不轻易对他流露温情的一面。那次偶然的心情流露,他知道那是父亲迫切愿望的表现。
虽然穆城镇已经很多年没有人考上大学,但是他父亲的儿子应该考上。虽然重点大学毕业生分到最基层的穆城计生办,他父亲的儿子还是应该考上,尤其是在儿子做过明确的表态之后。
农村的孩子放假回家得干农活,他沙志则什么都不用干,更应该如此。
在他父亲眼中,只要努力学习就应该成绩好,只要成绩好就应该考上大学。
他沙志不用干农活,自然应该努力学习,努力学习自然应该成绩好,成绩好自然应该考上大学,这是他父亲的逻辑。
“考大学不是人生全部。我父亲倒是看得开,只说看我自己如何表现。”李心刚说。
“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什么‘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我父亲那里基本没用。这是我难受的地方。”
“我猜你爸肯定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李心刚理解沙志此刻的心情,没有再提出走的意思。既然沙志把深藏的压力说了出来,他肯定得继续陪着。
“我不想去分析原因,一想就会头疼,大脑会自动强制我不再想下去。”沙志悠悠地说。
“想不到你还有这么多心事,”李心刚望着梧桐路的方向说,“感觉比郭家宝还要沉重。”
提到郭家宝,沙志却不免心惊起来。他没有马上说话,只是连摇了几下头。
心中压着的石头从未向人提起,即使熟悉如李心刚和郭家宝。而就在几个月前的高二时,他还可以说是无忧无虑,成天想的是怎么玩去哪玩。如果能找到几本书翻翻,一定是最好最快乐的事;如果能去哪逛一逛,更是最好最快乐的事。
但是才几个月过去,心境已经很不一样。岁月在变,人在长,真的是人长高了人也长大了?想到这里,又轻轻地连摇了几下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檐外的雪花不时飘进来,落在沙志身上,也落在李心刚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