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苏丹的旨意

第36章 苏丹的旨意

作为一个行动积极,从不拖延的苏丹,塞利姆次日就找到优素福帕夏,让他组织了一场迪万会议。

与会者分别是东正教米勒特管理人尼古拉牧首,来自罗马尼亚的弗拉赫贵族余孽,康斯坦丁尼耶的法纳尔人代表,以及苏丹和他的大维齐尔与大穆夫提。

其实塞利姆对当下会议的局面还是比较满意的,不同于以往的苏丹,这一回他拿到了主动权。

对于优素福帕夏与大穆夫提而言,穆斯林的迁移计划对于帝国的统治无疑是相当有利的,这两人必然会支持苏丹。

作为东正教牧首的尼古拉大概率选择中立,或者支持塞利姆,毕竟老丈人看着也不像怕被人戳脊梁骨的。

而弗拉赫贵族的代表约翰-帕列奥列格与法纳尔人的代表西蒙-杜卡斯在此次会议中却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有着充足的话语权。

在上一次的俄土战争中,塞利姆得到的不仅是威望,更借助着俄军高超的军纪直接废掉了罗马尼亚,同时削弱了弗拉赫贵族与法纳尔人的势力。

前者本就是当地的老牌贵族,实力强大,长期以来享有较高的自治权。

后者嘛,在第三次俄土战争中,罗马尼亚贵族背叛奥斯曼帝国,投入沙俄一方。

战后,获得胜利的奥斯曼帝国政府对这帮罗马尼亚贵族进行了严惩。

一直在弗拉赫贵族中选拨的瓦拉几亚大公与摩尔达维亚大公之位被奥斯曼帝国政府转交给了康斯坦丁尼耶的法纳尔人。

这帮变种希腊人早年间为奥斯曼帝国充当外交官,作为帝国与其他欧陆国家交流的桥梁,晚年则被选作王公,既替奥斯曼帝国收税,又方便自己捞钱,可谓是事业,金钱两不误。

问题来了,为何奥斯曼帝国政府不选择吞并两大公国呢,其实帝国政府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惜不仅没有成功,而且结果相当打脸。

让我们把目光投回到十六世纪末,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并不稳定。

好不容易熬死了塞利姆二世这个

第36章 苏丹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