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却依然不够用。

一方面,当初朱元璋杀官杀的太狠。

另一方面,新成立的税务院和监察院也弄走了不少人才。

还有因为要学习算学和格物学弄走的学士。

别的衙门也是每个坑里都有人。

并且还有 很多衙门都不满编。

只有像户部和兵部这种朝廷紧要部门才满编。

其余很多衙门都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前咱总是觉得官太多。”

“这才几年时间。”

“这官员竟然不够用了!”

“大明要开四个市舶司。”

“少说也要上千人。”

“更不要说还要在大越设置贸易集散中心。”

“这么多的人,从哪弄才是?”

朱元璋这么多年,第一次为人的问题感到头疼。

朱标听到 朱元璋的话,沉吟了一下说道:

“不如再开一次恩科?”

朱元璋闻言叹了一口气。

哪朝哪代也没有连开三次恩科的举动。

但这却是眼下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

至于让地方上推举人才的做法。

朱元璋和朱标都很默契的没有提。

若是别的什么部门也就算了。

市舶司可是关系着大明的未来。

尤其是海津市舶司。

位置极其重要,容不得丝毫马虎。

“眼下也只有这个法子了!”

朱元璋开口说道。

朱标见状赶紧劝解:

“父皇倒也不必担忧。”

“朝廷还有那么多学习格物学和算学的学士。”

“这些人到时候肯定也要派往各个市舶司。”

“至于大越的贸易集散中心。”

“儿臣倒是觉得,只需要派过去几个核心官员。”

“然后再从当地招募一些人才就行了。”

“既能够让他们为大明出力。”

“也能够削弱那些藩国的实力。”

朱元璋点了点头:

“眼下也只有 如此了!”

很快,朝廷再次加开恩科的消息就传遍了大明。

无数士子在诧异的同时,也感到十分的激动。

纷纷开始打点行装,前往金陵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