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个影响深远的技术性问题

考核法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成功。

松江特区的棉纺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刘基知道,正是高速发展,掩盖了其中不少的问题,其中就有许多管理上的问题。

他也一直在探索管理的方式模式,将他的那一套治国理念放了进来,但似乎并不是特别的好用。

年前的股份制合作,让松江特区的棉纺产业更上一层楼,而现在的考核法,则让刘基在管理方面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对于朱元璋而言,他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封王,之前朱辰也说了,封王每个朝代都有封,但独独明王朝最终出现天下养朱,最根本原因还是世袭罔替,所以,废除世袭罔替当然是必然的,然而,在不需要封王戍边后,对于藩王的管理,朱元璋其实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现在,朱辰的考核法也能用于藩王的管理,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和文官的管理一样,考核法使得努力上进者得到奖励,懒惰庸碌者给予诫勉,不再是干得好坏一个样,吃大锅饭,让藩王之间也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

而且,朱元璋心中还有一个他自以为绝妙的想法……

对于朝廷人才的选拔和管理,朱辰在后世文官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大明的实际,讲了许多,从上一次朱元璋独自来书店,讲到这一次三人一起来书店。

朱标和刘基上一次虽然没有来,但是他们也能听得明白,因为朱元璋已经在实行朱辰提出的政策。

改变科举的方式和内容,发行报纸推广生产生活知识。

就算不知道这些,这一次讲的考核管理之法也是独立出来的知识,完全能够听得懂。

事实上,除了人才的选拔和管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人才的教育方面。

人才的教育可以说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方向。

但是现阶段的大明,还远没有到可以普及科学教育的阶段,能够发行个普及讯息和知识的报纸,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

试想如果朱元璋没有看到后世的历史,没有改变的决心,就是朱辰画再大的饼,朱元璋也不会吃的。

即使有了指路明灯,但也要循序渐进。

朱辰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作为指引大明走上一条崭新道路的灯塔,负责指明了方向,而路上遇到的问题还是由朱元璋他们来提,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健而又踏实。

等朱元璋三人基本上消化了自己提出了考核管理制度,朱辰问道:

“还有其他问题吗?”

朱元璋认真想了想,他倒是想到了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既然朱辰问了,他也就顺势说出来。

“是这样的朱先生,在开挖石炭的过程中,因为石炭是在地底下,所以就很容易遇到矿坑进水的情况,每一次开挖之前,都需要把水清理干净了,这就使得石炭开挖的效率严重被拉低,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朱元璋也就随便一问,因为在他的眼里,这是一个常见的技术性难题,影响说小不小,但是说大也不大。

然而让朱元璋意外的是,朱辰却显得很郑重。

“人力畜力都试过了是吗?”

朱元璋点头:“对,人力和畜力都已经试过了,但是随着矿坑越挖越大,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每天都要花一半以上的时间来处理地下进水的问题。”